正文 第28章 市場供給因素與中國傳媒產業結構升級(4)(1 / 2)

第四節 資本市場因素與中國傳媒產業結構升級

一、資本市場的內涵、功能與傳媒產業結構升級

關於資本市場的定義,目前學術界還存在爭議。日本的黑田晁生把資本市場等同於證券市場;托馬斯·梅耶認為,資本市場經營不同類型的貸款和證券,包括短期市場和長期市場;斯皮托夫則把資本市場視為獲取長期購買力的市場,而把貨幣市場視為獲取短期貸款的市場。受此觀點的影響,許多經濟學家都同意這樣一種說法:不斷把儲蓄轉化為長期投資的長期資金市場是資本市場,而經營短期金融債務的短期資金市場是貨幣市場。

我們把一年以上的中長期資金交易資本交易的市場稱為資本市場。資本市場是金融市場的主要組成部分,是提供一種將資金從儲蓄者手中轉移到投資者手中的轉移機製。在現代社會中,貨幣化程度很高,儲蓄向投資轉化主要是以貨幣資本的形式來進行,實物儲蓄所占比例較少。因而,資本市場主要研究的,也就是貨幣資本向投資的轉化。在金融市場進行的資金交易,一般都借助於一定形式的金融工具來進行,即需要資金的單位或部門發行金融工具,而提供資金的單位或部門則購買金融工具,這樣就達到了交換貨幣資本的目的。

資本市場的產生,是為了滿足政府籌集資金以彌補財政收入的不足,或者是為了滿足企業籌集長期資金的需要。在資本市場進行融資的方式一般是發行債券或出售股票。通過私募或公募發行的債券和股票而籌集的長期資金,經常被稱為“風險資本”。這時,資金提供者承擔風險,資金需求者則必須取得足夠的利潤來支付紅利給股東,或對債券支付利息。

有關資本市場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麵:一是合理配置資源功能。在發達市場經濟中,資本市場是長期資金的主要配置形式,並且其效果是比較高的。通過資本市場配置資源的效率較高,至少有兩點基本原因,一是資本市場是比較直接配置經濟資源的一種方式。市場經濟中,經濟資源主要是通過市場來配置的,但不同的市場對於資源的配置方式的效果是不一樣的。產品市場配置資源具有一定的間接性,通過產品的價格波動來調節各種經濟資源在不同企業、不同行業的配置,一方麵會產生一定的時滯,另一方麵會因過剩產品的浪費而降低資源配置的效率。資本市場則不同,它可以通過資本資產價格的波動而使資本資源直接在不同的企業和行業分配。這主要是因為資本這一特殊的生產要素具有組織生產獨特功能,但資本市場也存在著一個效率問題。資本資源有效配置的關鍵主要是看資本資源價格能否反映其稀缺程度,在一個價格扭曲的市場中,資本往往不能配置到具有更高產出率的企業中去,因為過低的資本需求得不到滿足。由此可見,一個高效運作的資本市場應有一個完善的市場定價機製。

二是融資功能。資金供求雙方通過中介機構在資本市場上直接融資,從而提高了融資效率,這是資本市場的固有功能。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主要表現在兩方麵:一方麵是把社會閑散資金聚集起來轉化為資本;另一方麵,資本市場通過速效的功能改變了資本形成的數量和規模,從而提高了資本的形成效率和利用率。融資功能是資本市場最原始和最基本的功能,它是隨著資本市場的產生而形成。

三是資本資產風險定價功能。在發達的金融體係中,資本市場一個最基本的功能是風險定價,資本市場也正是在這一功能的基礎上來指導增量資本資源的積累與存量資本資源的調整。風險定價具體是指對風險資產價格的確定,它所反映的是資本資產所帶來的未來收益與風險的一種函數關係,這也是現代資本市場理論所研究的核心問題。在所有的風險資產中,股票是最為基本和最為重要的一種。

普通股是綜合性的資本資產,它不僅包括企業一般所擁有的各種不同的有形資本,而且還包括大部分公司所具有的獨特技術、人才和信譽等無形資產。因此,股票價格往往與新建立同樣企業或現在企業的有形資本價值不一致。企業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通過發行新股票來增加其可利用的金融資源,但企業對新發行股票的實際依賴程度在不同的國家或同一國家的不同時期是大不相同的。

四是流動性功能。投資者在資本市場購買了金融工具之後,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出售所持有的金融工具,這種出售的可能性或便利性,稱為資本市場的流動性功能。流動性良好的資本市場中,投資者的積極性就會更高,他們也會願意持有更多品種的金融工具,並可以根據市場的變化和自己對市場變化的預期調整其投資組合。如果資本市場的流動性不高,投資者就被迫持有金融工具到該工具的到期日,這可能是一個較長的時間段,在這段時間內他不能出售這些工具,這無疑增大了投資者的投資風險。因此,流動性的高低,往往成為檢驗資本市場效率高低的一個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