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西方科幻小說基本書目(下)(1 / 3)

作者:詹姆斯·岡恩李廣益譯

赫胥黎,奧爾德斯(HUXLEY,Aldous)。《美麗新世界》(BraveNewWorld,1932)。一部經典反烏托邦,講述流水線上生產出的人和他們的自動化生活。

凱斯,丹尼爾(KEYES,Daniel)。《獻給阿爾傑農的花》(FlowersforAlgernon)。在這篇作品中,一個心理遲緩的人通過手術成為天才,繼而倒退到他先前的狀態。1960年獲雨果獎最佳短中篇小說獎,1966年其長篇版獲星雲獎。

奈特,達蒙(KNIGHT,Damon,ed.)。《達蒙.奈特最佳科幻小說選》(TheBestofDamonKnight,1976)。達蒙或許主要以一個成為選集編者和編輯的批評先驅者而聞名,他那部新穎的選集《軌道》(Orbit)尤其為人稱道,但他也創作了偉大的短篇小說。他最近的小說有CV烏托邦三部曲和《為什麼會是鳥?》(WhyDoBirds?,1992)。

科恩布魯思,C.M(KORNBLUTH,C.M.)。《C.M.科恩布魯思最佳科幻小說選》(TheBestofC.M.Kornbluth,1976)。在先後與朱迪思.梅裏爾(JudithMerril;這次科恩布魯思用了西裏爾.賈德的化名)、弗雷德裏克.波爾(《太空商人》[TheSpanceMerchants]等作品,1953)合作,並出版了自己的幾部作品(《官員》[TheSyndic],1953;《並非今年八月》[NotThisAugust],1955)之後,三十多歲的科恩布魯思英年早逝。他在短篇小說方麵給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克雷斯,南希(KRESS,Nancy)。《西班牙乞丐》(BeggarsinSpain,1992)是1991年獲星雲獎那部長中篇小說的擴充版。她的“概率”係列中的巔峰之作《概率空間》(ProbabilitySpace)獲2003年坎貝爾紀念獎。她以短中篇小說《奧利特監獄的鮮花》贏得1997年斯特金獎和雨果獎(注:應為斯特金獎和星雲獎)。

庫特納,亨利(KUTTNER,Henry)。《狂怒》(Fury,1950)。一個憤怒的人把人類從金星水下的舒適居所基普斯逼到了貪婪而饑餓的陸地上。庫特納和他的妻子C.L.莫爾(C.L.Moore,她自己也是一位著名的科幻作家)以多個筆名合作,包括劉易斯.帕吉特(LewisPadgett)和勞倫斯.奧唐奈(LawrenceO‘Donnell)。《亨利.庫特納最佳科幻小說選》和《C.L.莫爾最佳科幻小說選》(TheBestofHenryKuttner;TheBestofC.L.Moore;均於1975年出版)詮釋了他們在短篇小說方麵給人留下的異常深刻的印象。

勒吉恩,厄休拉.K(LEGUIN,UrsulaK.)。《黑暗的左手》(TheLeftHandofDarkness)。在這部令人難忘的多層次小說中,人類接觸了一個嚴冬世界,當地人在多數月份裏都是中性,而後可以獲得兩種性別中的任何一種(既是母親又是父親)。小說描述了這種世界屬性所帶來的心理和社會影響。1969年獲星雲獎。1974年獲雨果、星雲雙獎的《一無所有》(TheDispossessed)是一部聲譽很高的政治小說;而她為孩子們寫的地海三部曲的第三部《最遙遠的海岸》(TheFarthestShore)獲得1973年國家圖書獎。收入《寬恕的四種方式》(FourWaystoForgiveness,1995)的《寬恕日》(ForgivenessDay)獲1995年斯特金獎。

萊伯,弗裏茨(LEIBER,Fritz)。《懇求妻子》(ConjureWife,1953)。萊伯長期創作科幻和奇幻,尤以英雄奇幻小說《法夫哈德和老練的搜尋者》聞名。在《懇求妻子》這部非英雄奇幻小說中,一位太太發現巫術正在一個安靜的校園中施行,並學著自己施法來自我保護。其他精彩作品:《大時代》(TheBigTime),獲1958年雨果獎;《漫遊者》(TheWanderer)獲1965年雨果獎。

萊姆,斯坦尼斯拉夫(LEM,Stanislaw)。《機器人世界》(TheCyberiad),波蘭文版1967,英文版1974。副題為“控製論時代的寓言”。《機器人世界》對兩位機器人發明家在一個機器人星係陷入的困境有機智的描述。作為歐洲最著名的科幻作家之一,萊姆創作了很多以機智、複雜和獨特著稱的重要小說(如《索拉利斯星》[Solaris],1970)和小說集《終有一死的機器》(MortalEngines,1977)。

劉易斯,C.S(LEWIS,C.S.)。《寂靜行星之外》(OutoftheSilentPlanet,1938)。反烏托邦係列小說的第一部(另外兩部:《金星漫遊》[Perelandra,1943]和《恐怖力量》[ThatHideousStrength,1945]):火星和金星上推行神學理論,而地球上運用技術。

林克,凱利(LINK,Kelly)。以小說《專家的帽子》(TheSpecialist‘sHat,1999)贏得世界幻想獎。《奇怪的事情發生了》(StrangerThingsHappen,2001)收錄了她的短篇作品。她也經常擔任選集編輯。

倫敦,傑克(LONDON,Jack)。《亞當之前》(BeforeAdam,1905)。最出色的史前人類小說之一。其他精彩作品:《猩紅色的瘟疫》(TheScarletPlague,1915);《星遊人》(TheStarRover,1915)。

洛夫克拉夫特,H.P(LOVECRAFT,H.P)。《印斯茅斯疑雲》(TheShadowoverInnsmouth,1936)。這部短長篇將讀者像書中沒有疑心的敘述者一樣引入惡魔神話的恐怖中——這正是洛夫克拉夫特和他的追隨者在成打的短篇小說中所歌頌的東西。這部作品收入《鄧維奇慘劇及其他》(TheDunwichHorrorandOthers)中。

麥考利,保羅(McAULEY,Paul)。《仙境》(Fairyland)獲1997年坎貝爾紀念獎。

麥克德維特,傑克(McDEVITT,Jack)。他的小說《上帝引擎》(TheEnginesofGod)引領了一套由四本書組成的係列。收尾的《歐米加》(Omega)獲2004年坎貝爾紀念獎。麥克德維特的作品如同史詩,又富於戲劇色彩。

麥金太爾,馮達.N(McINTYRE,VondaN.)。《夢蛇》(Dreamsnake,1978)講述了一個年輕女人依靠後災難世界中的蛇製造出的生物藥品治愈疾病的故事,獲星雲、雨果雙獎;而這部小說先前的短中篇版本早在五年前已經獲得星雲獎。她的長篇小說《月亮與太陽》(TheMoonandtheSun)獲1997年星雲獎。

馬爾茲伯格,巴裏(MALZBERG,Barry)。1973年獲首屆坎貝爾紀念獎的《超越阿波羅》(BeyondApollo)敘述了一位宇航員的努力:他試圖理解在一次災難性的金星考察中究竟發生了什麼。這位多產作家運用科幻主題寫出了大量富於沉思、技巧嫻熟、有時具有諷刺意味的故事和小說,如《赫羅維特的世界》(Herovit‘sWorld,1973)、《格爾尼卡之夜》(GuernicaNight,1974)和《星係》(Galaxies,1975)。

馬丁,喬治.R.R(MARTIN,GeorgeR.R.)。《沙王》(Sandkings,1981)這本馬丁短中篇小說集收錄了他獲雨果獎的短篇。他在短篇方麵最為得心應手。現在他是一位電影編劇和好萊塢編審,轉向了主流文學。這方麵的作品有《費弗爾夢想》(FevreDreams,1983)和《末日戰場碎屑》(TheArmageddonRag,1985)。

梅裏特,A(MERRITT,A.)。《月池》(TheMoonPool,1919)。這是一部用梅裏特華麗、浪漫的散文體寫成的失落種族小說,敘述了曾經被月亮占據的南大西洋水下巨穴中一場史詩般的善惡搏鬥。其他精彩作品:《伊斯塔之船》(TheShipofIshtar,1926);《深淵中的臉》(TheFaceintheAbyss,1931);《海市蜃樓的居民》(DwellersintheMirage,1932)。

米勒,小沃爾特.M(MILLER,WalterM.,Jr.)。《萊博維茨的讚歌》(ACanticleforLeibowitz)。在一場原子戰爭後,修道院秩序保存了技術圖紙和科技製品,文明在一千八百年之後得以重建。1961年獲雨果獎。

莫科克,邁克爾(MOORCOCK,Michael)。《格洛裏安娜:或未實現的女王:傳奇故事》(Gloriana:ortheUnfulfill‘dQueen:BeingaRomance,1978)獲坎貝爾紀念獎,不過這位作者更為出名的是他的《梅爾尼博內的埃爾裏克》英雄奇幻和對當代社會的後現代評論,以及他作為《新世界》(NewWorlds)編輯推動“新浪潮”出現的功績。

莫爾,沃德(MOORE,Ward)。《引達大赦之年》(BringtheJubilee,1955)。在這部傑出的替代曆史小說中,南軍贏得了南北戰爭。

摩根,理查德(MORGAN,Richard)。才華橫溢、獲2005年坎貝爾紀念獎的警世小說《市場力量》(MarketForces,2004)是對現今政治企業文化的控訴。除了單純的諷刺和揭露當前披著企業外衣的政治事務之外,它是核心科幻主題“如果這樣繼續下去……”的具象化。

墨菲,帕特(MURPHYY,Pat)。《墮落的女人》(TheFallingWoman)獲1987年星雲獎,同年她的《戀愛中的雷切爾》(RachelinLove)獲得星雲獎和斯特金獎。

永田,琳達。《女神們》(Goddesses)獲2001年星雲獎最佳長中篇獎(注:應為1999年)。她的小說,如《欺騙之井》(DeceptionWell,1997)、《遼闊》(Vast,1998)和《記憶》(Memory,2003),展現了遙遠未來以及地球和太空的新社會中的納米技術。

尼文,拉裏(NIVEN,Larry)。《環形世界》(Ringworld)。一支由三個不同種族組成的隊伍發現並探索了一個由消失的工程大師修建的、圍繞恒星的巨大環形世界。1971年獲星雲獎和雨果獎。其他精彩作品:《上帝眼中的塵埃》(TheMoteinGod’sEye,1974,與傑裏.波奈爾[JerryPournelle]合著)和其後兩人合作的小說,以及他的“已知空間”(KnownSpace)小說選集,《中子星》(NeutronStar)和《已知空間故事集》(TalesofKnownSpace)。

諾頓,安德烈(NORTON,Andre)。《星人的孩子》(StarMan‘sSon,1952)。傳奇少年係列小說的第一部,在年輕讀者和成年人中都很有人氣。諾頓更出名的作品是她的奇幻小說,特別是“巫術世界”(WitchWorld)係列。

奧威爾,喬治(ORWELL,George)。《一九八四》(NineteenEighty-four,1949)。在這部著名的反烏托邦小說中,不久的將來,極權的心理和政治控製甚至延伸到了曆史和語言。《動物農場》(AnimalFarm,1945)中,共產主義化為一個農場寓言。

潘興,阿列克謝(PANSHIN,Alexei)。《成年儀式》(RiteofPassage)。這是關於一個達到法定年齡的女孩的故事;她來自一艘自給自足的飛船和其中特殊的社會。1968年獲星雲獎。

波爾,弗雷德裏克(POHL,Frederik)。《太空商人》(TheSpaceMerchants,1953,與西裏爾.科恩布魯思合著)。在這部反烏托邦小說中,廣告代理在跨國公司的幫助下操縱著這個人口過剩、環境汙染和資源匱乏的世界。波爾經常與人合作,但其個人作品也令人讚賞,尤其是他的短篇小說。其他精彩作品:《謹慎時代》(TheAgeofthePussyfoot,1970);《弗雷德裏克.波爾最佳科幻小說選》(TheBestofFrederikPohl,1975);《人變火星人》(ManPlus,1975),獲星雲獎;《通向宇宙之門》(Gateway,1977),包攬星雲、雨果和坎貝爾紀念三獎;《傑姆星》(Jem,1979),獲暢銷書協會獎;《城市歲月》(TheYearsoftheCity,1984),獲坎貝爾紀念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