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社會階層人士隊伍的壯大,他們逐步有序參與政治,並被執政的中國共產黨所認同和接納。在經曆一番熱烈討論後,中國共產黨正式解除了私營企業的入黨禁令。2001年江澤民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來自工人、農民、知識分子、軍人、幹部的黨員是黨的隊伍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和骨幹力量,同時也應該把承認黨的綱領和章程、自覺為黨的路線和綱領而奮鬥、經過長期考驗、符合黨員條件的社會其他方麵的優秀分子吸收到黨內來。
一些新社會階層人士不僅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還當選為全國黨代會代表。
中共十八大有36人,其中8人為新社會組織黨員,28人來自非公企業。知名民營企業家、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梁穩根作為新社會階層人士當選為十八大代表。他上世紀80年代辭職創業後就一直有入黨的想法,但民營企業家的身份使他入不了黨。從第一份入黨申請書到2004年入黨,曆時18年。
梁穩根說:“過去,別說當代表,連入黨都難。今天我能當代表,而且民企代表能有這個比例,這是很大的進步。”184
新社會階層人士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不僅在經濟發展、社會管理、文化建設等領域發揮積極作用,而且會更多地反映到政治領域和黨的建設領域,也必將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做出更大的貢獻。
凝聚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力量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是包括大陸同胞、港澳同胞、台灣同胞、海外僑胞在內的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實現中國夢,需要彙聚起全體中華兒女共同奮鬥的強大合力。
香港、澳門回歸以來,走上了同祖國內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寬廣道路,“一國兩製”實踐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功。
大陸與香港、澳門的經貿關係進一步密切,各領域交流合作更加深入。
截至2011年底,香港在內地的直接投資項目累計達30多萬個,比1997年增長近1倍;內地實際使用港資累計達4662億美元,比1997年增長近3倍。
以旅遊為例,自2003年開放內地居民赴港澳個人遊以來,內地訪港旅客總數已由2003年的847萬人次增加到2011年的2810萬人次,占訪港遊客總數的67%。2011年內地遊客在港消費總額約為2631億港元,是2003年的近4倍。
內地居民訪澳總人數也由2003年的574萬人次增加到2011年1616萬人次,增長了近3倍。185
由於曆史原因,大陸和台灣尚未統一。實現祖國完全統一,不僅是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應有之義,也是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重要標誌。
實現台灣與大陸的和平統一,需要包括大陸和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努力,2300萬台灣同胞更是責無旁貸。“和平統一、一國兩製”
方針要得以真正實現,不能沒有台灣人民的努力和積極支持。台灣同胞具有光榮的愛國主義傳統,100多年來,在反對外國侵略、維護國家主權領土的鬥爭中,始終同祖國大陸人民並肩戰鬥。在兩岸處於暫時分離狀態下,台灣同胞為發展兩岸關係、奠定和平統一基礎同樣做出了不懈努力。
中國國家領導人多次強調,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必須始終堅持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方針,盡最大可能、最大限度地團結廣大台灣同胞共同奮鬥。
2013年2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會見連戰一行。習近平指出,全體中華兒女有決心通過自己的不懈奮鬥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這種全民族共同願望任何力量都阻擋不了。習近平說,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需要兩岸同胞共同努力。我們真誠希望台灣同大陸一道發展,兩岸同胞共同來圓中國夢。攜手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應該成為兩岸關係的主旋律,成為兩岸中華兒女的共同使命。186
我國有數千萬海外僑胞,居住在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還有3000多萬歸僑僑眷,他們活躍在各條戰線,與海外僑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廣大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是推進我國現代化建設、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重要力量。長期以來,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始終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積極參與和支持國家建設,積極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積極促進中國人民同世界各國人民的友好交往,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做出了突出貢獻,發揮了獨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