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味甘,性微溫,能補脾胃,益肺氣。糯米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磷、鈣、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等營養成分。
二者同用,可以增強補脾、寧心安神的功效。本膳曆史悠久,味美可口,食用方便。經常食用,對虛煩不眠、心悸健忘等心腎不交型早泄具有輔助治療作用。
味噌牡蠣鍋【配料】牡蠣肉200克,白蘿卜1/2個,烤豆腐2塊,蒟1塊,春菊1把,長蔥數根,芹菜數根。湯底:昆布高湯適量,味噌醬(白味噌200克,紅味噌50克,砂糖5大匙,米酒1大匙,生薑泥1/2大匙)。
【製法】
1.將白蘿卜碾成泥,放入牡蠣肉輕輕搓揉,以去除牡蠣肉上殘留的碎殼,再將牡蠣肉放入網篩中,用水衝淨蘿卜泥。
2.烤豆腐切塊。長蔥切段。蒟蒻用手撕成不規則塊狀。芹菜切段,浸泡冰水片刻再瀝幹。
3.將白味噌、紅味噌、砂糖、生薑泥依比例放入大碗中攪拌均勻,再加入米酒調勻,即成味噌醬。
4.將味噌醬塗在火鍋內的周圍,再倒入昆布高湯,煮滾,將材料放入燙熟即可。
【吃法】佐餐食用。
【功效】滋陰補腎,養血安神。
專家提示:
味噌牡蠣鍋又稱為土手鍋,源自日本,因烹煮時先將調味過的味噌塗滿鍋內周圍,就像堤防一樣;另有一說法是味噌牡蠣鍋係由廣島地方人士到大阪販賣這種火鍋,後來廣受歡迎,成為流行的料理,過去大阪地區多河川,來往船隻上也有販賣這種火鍋,邊航行邊享用,頗有一番情趣。
牡蠣與味噌的味道極佳,是這類火鍋最常使用的主材料。牡蠣肉,味甘、鹹,性平,可滋陰益血,養心安神,可用於虛損勞疾,陰虛血虧,失眠心悸等症。《食經》記載:治夜不眠,誌意不定。《醫林纂要》記載:清肺補心,滋陰養血。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牡蠣肉中含有含糖原、牛磺酸、多種氨基酸,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D、維生素E,銅、鋅、錳等營養成分。
經常食用,可滋陰益腎,養血安神,對於虛煩不眠,心悸健忘,頭暈耳鳴,咽幹,腰膝酸軟或潮熱盜汗等陰虛火旺,心腎不交所致早泄具有一定的療效。
急慢性皮膚病患者忌食;脾胃虛寒,慢性腹瀉便溏者不宜多吃。
棗仁粥【配料】生地黃、酸棗仁各30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
【製法】
1.酸棗仁加水研末,取汁100克;生地黃煎汁100克,去渣。
2.將酸棗仁汁、生地黃汁與洗淨的粳米同煮稀粥。
3.粥熟後加白糖少許調勻即可。每日1~2次,溫熱服。
【吃法】喝粥。
【功效】滋陰降火,生津止渴,養心安神。
專家提示棗樹起源於中國,酸棗為棗的原生種。史書記載,因為嫘祖有輔佐皇帝修德、立農、治國、統一華夏之功,黃帝在4個妻子中,最寵愛的就是嫘祖。元妃嫘祖不僅長的宛如天仙,而且聰慧過人,相傳植桑蠶抽絲織錦,就是她發明的。她因精於吃棗而容顏美麗,青春常駐。
酸棗仁,性平味酸,歸心、脾、肝、膽經。具有安神、寧心、鎮靜、養肝、補心血等功能。可用於神經衰弱、失眠、多夢、盜汗。《本草彙言》中記載:“斂氣安神,榮筋養髓,和胃運脾。”現代研究發現:酸棗仁含有較多的脂肪酸和蛋白質,並含有甾醇、三皂萜化合物、維生素C,還含有白樺脂肪、白樺脂酸、酸棗苷等。酸棗還具有改善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降血壓、降血脂、增強機體免疫力等多種保健功能。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歸心、肝、腎經。清熱涼血,養陰生津。
二者配伍而用,可滋陰補腎,生津降火,養心安神,適用於失眠心煩,心悸健忘,頭暈,咽幹,腰膝酸軟或潮熱盜汗等陰虛火旺,心腎不交型早泄。臨床發現,經常食用多有較好療效。
大便滑瀉者不宜用。
柏子仁粥【配料】柏子仁10~15克,枸杞子10克,粳米50~100克,蜂蜜適量。
【製法】
1.先將柏子仁去皮、殼、雜質,搗爛。
2.同粳米煮粥,待粥將熟時,兌入蜂蜜,稍煮一二沸即可。
【吃法】喝粥。
【功效】滋陰補腎,養心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