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心腎不交,精關不固型藥膳 (3)(1 / 2)

第7章 心腎不交,精關不固型藥膳 (3)

(3)開竅於舌。心位於胸中,心經的別絡上行於舌,因而心的氣血上通於舌,如果心有了病變,亦易從舌體上反映出來。如心血不足則舌質淡白,心火上炎則舌尖紅或舌體糜爛,心血瘀阻則舌質紫暗或見瘀點、瘀斑,熱入心或痰迷心竅則見舌強語謇。因為心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能影響到舌,故有“心開竅於舌”與“舌為心之苗”的說法。

2.脾脾位於中焦,它的主要功能是運化、升清,統攝血液。

(1)主運化,升清。脾主運化是指脾有主管消化飲食和運輸水穀精微的功能。飲食入胃,經過胃與脾的共同消化作用,其中的水穀精微,還須通過脾的運輸布散而輸送到全身,以營養五髒六腑,四肢百骸以及毛皮、筋肉等組織器官。因此,所謂“脾主運化”,實際上就是指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與運輸的功能。

脾的運化功能強健,習慣上稱為“脾氣健運”。隻有脾氣健運,也就是脾主運化的功能正常,則飲食水穀精微的消化、吸收與運輸的功能才能旺盛;反之,若脾不健運,消化吸收運輸飲食水穀精微的功能失職,則會引起腹脹、便溏、食欲不振、倦怠消瘦,以至氣血生化不足等證發生。

脾主運化的功能,主要依賴於脾氣的作用。而脾氣的功能特點是以上升為主,所謂“脾氣主升”即指此言。如若勞倦、思慮過度,勞傷心脾,氣陷失攝,心腎失交,而致早泄。

(2)主統血。統是統攝、控製的意思,血液運行於經脈之中,不致溢出於經脈之外,這全有賴於脾氣的統攝。

(3)主肌肉、四肢。《素問·痿論》說:“脾主肌肉”,是由於脾具有運化的功能,將水穀精微輸送到全身肌肉中去,為之營養,使其發達豐滿人體四肢,同樣需要脾氣的輸送營養,才能維持其功能活動。輸送營養充足,則四肢肌肉豐滿、輕勁有力。脾失健運,則清陽不布,營養不足,以致肌肉痿軟,四肢倦怠無力。

(4)開竅於口,“其華在唇”。脾主運化飲食水穀,而在對飲食水穀的受納與運化方麵,口與脾的功能是統一的,所以《靈樞·脈度篇》說:

“脾通於口,脾和則口能知五穀矣。”

《素問·五髒生成篇》說:“脾之合肉也,其榮唇也。”這說明脾的精氣之所以能夠反映口唇這個部位,是和它的主肌肉,氣通於口分不開的。故脾能健運,則氣血充足,口唇紅潤光澤,脾不健運,則血氣虛少,口唇淡白不澤,甚至萎黃。

3.肝肝位於肋部,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藏血。

(1)主疏泄。疏泄即疏通暢達的意思。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散宣泄的功能。疏泄即代表肝的柔和和疏運的生理狀態。既非抑鬱也不亢奮,而是經常保持一種活潑的生機,疏泄功能的具體表現,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麵。

情誌方麵:情誌活動是神的表現之一,而神是精氣的外在表現。肝主疏泄,對氣機的調暢有重要作用。因此,人的精神情誌活動除了心所主之外,與肝的關係也很密切。隻有在肝氣疏泄功能正常,氣機調暢的情況下,人才能氣血和平,心情舒暢。如果肝失疏泄,氣機不調,就可引起情誌異常變化,如心情不舒暢,抑鬱傷肝,肝失疏泄,可導致封藏失控而早泄。或因肝經濕熱下注,致肝的疏泄異常,不能控製封藏而引致早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