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白茶【清香淡雅,秀起東南】(1 / 1)

白茶是福建省的特產,產區小,產量少,主要產於福鼎、政和、鬆溪、建陽等地,白茶的生產有200多年的曆史。

白茶的工藝類型

白茶屬於輕微發酵茶,初加工工藝為:鮮葉→萎凋→幹燥,按芽葉嫩度分為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等。白茶性寒,清涼解毒,降火祛暑,主銷港澳地區以及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地區。

白茶的衝泡

衝泡白毫銀針用中投法,衝水後,銀針初浮於水麵,約三四分鍾後芽尖朝上,慢慢豎起,沉於杯底。杯泡選用玻璃杯可以觀賞其水中起舞,瓷杯品飲味道更香。

壽眉

壽眉由葉片加工而成,其外形芽心小,葉片自然微卷,色澤灰綠,葉脈帶紅,衝泡後,湯色黃綠,滋味醇厚帶甜,香氣純正,有果香。

白毫銀針

又稱銀針白毫,由肥碩的芽頭製成,色澤銀白,滿披白毫,香氣清淡,滋味鮮爽,湯色淺杏黃,衝泡後,根根豎立,觀賞性強。白毫銀針主要產於福鼎和政和兩地,其中產於福鼎的銀針又稱為北路銀針,產於政和的銀針又稱為南路銀針。製作白毫銀針,可以先“剝針”再幹燥,即采摘一芽一二葉初展,將葉片輕輕剝下,留下肥芽製銀針,其餘葉片可製壽眉;也可以先“曬毛針”,待到八九成幹時再剝掉葉片,即“抽針”,再文火焙幹。

白牡丹

白牡丹19世紀初創製於建陽縣水吉鎮,白牡丹以一芽二葉初展的嫩芽製成,外形肥壯,芽葉相連,葉片自然微卷,泛灰綠色,抱銀白毫心,呈“報心形”,枝葉相連,形似花朵,衝泡後,芽葉吸水慢慢舒展開來,滋味清醇甘甜,湯色杏黃,有紅薯香,葉底嫩勻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