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國務院辦公廳在關於行業協會改革的若幹指導意見中明確要求:行業協會要與國際接軌,切實履行好服務企業的職能,大力開展行業人才培訓,從而提高企業管理素質,並積極參與行業人才資質認定等工作。為此,構建政府、協會、學校、企業“四位一體”的人才培養體係,在創新型糧油食品人才的培養方麵,一定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政府要開展多形式、多層次的教育與培訓工作,扶持有關院校設置糧油食品安全相關學科專業,加強在職人員的培訓、考核工作,加快培養糧油食品安全管理方麵的專門技術人才,逐步建立起我國食品安全的人才隊伍,為糧油食品鏈的所有人(種植者、生產者、運輸者、零售商、食品加工者、消費者、管理者、公共衛生人員、學校、政府職能部門的管理者和醫護人員等)開發基於科學的教育和培訓項目,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教育與培訓
采用多種教育和培訓形式。學校教育包括:大學開設食品安全專業、發展職業技術食品專業教育、中小學糧油食品安全課程教育及行業內培訓等,主要內容有:
(1)列出目前糧油食品安全及相關公共健康培訓和教育項目的清單,找出差距,並彙編有關信息;
(2)協調各層次的(中央、省和地方政府以及學術界和行業)培訓和教育活動,建立綜合、完整的培訓、教育和信息體係(包括核心能力要求和應當具備的食品安全及技能水平的培訓要求,對食品安全檢查人員、調查人員和項目審查人員的資格認定體係,該體係將全國統一,因為這樣有助於促進機構間的信息和人員交流);
(3)建立中央、省及地方監察人員組成的機構,負責開展公共信息和多種教育活動,以多種形式、語言向聽眾發布重要的食品安全信息。建立起由糧油食品研究人員、公共政策專家、糧油食品專業教師等人員組成的培訓體係,采取信息交流、促使糧油食品行業對GMP、HACCP控製方法、其他預防戰略的利用、擴大對虛擬技術的利用,提供遠程在線學習課程以及其他能夠對所有政府檢查人員、調查人員和項目審查人員進行培訓的成本低而且便捷的培訓方式。
2.分類、分層次教育與培訓
(1)大學層麵的教育與培訓 在糧油食品安全體係中,大學一方麵應該培訓糧油食品安全方麵的專業人員,另外還可以通過培訓與研究,整體提升糧油食品安全意識與技術水平。要開展多形式、多層次的教育、培訓工作,扶持有關院校設置糧油食品安全相關學科專業,加強在職人員的培訓、考核工作,加快培養糧油食品安全管理方麵的專門技術人才,逐步建立起我國糧油食品安全的人才隊伍。大學應該提供針對從生產者到消費者的所有方麵提供糧油食品安全教育;可以專門設計課程對糧油食品安全檢查人員展開與糧油食品相關的健康風險、確定糧油食品導致風險的程序、消除這些風險的方法教育;還可以培訓政府專業管理人員,並定期展開關於糧油食品安全項目,使生產商、加工商、零售商、營養學家和健康專家更新思想。
(2)中小學層麵的教育與培訓 中小學也應該開設相關的食品安全課程,提高學生關於食品安全的基礎知識。
(3)其他 鼓勵相關部門為食品安全教育提供服務(如糧油食品協會提供糧油食品安全和消費者教育材料,提供訓練和持續的教育課程、錄像、小冊子以及書籍);鼓勵非營利組織提供服務(向消費者、媒體、企業和政策製定者提供有關糧油食品的教育信息,如討論會、媒體指導書籍、錄像和出版物等);糧油食品協會可以舉辦會議、座談會和研討會來解決生產者、加工者、零售者和糧油食品供應工業的食品安全問題等。
3.各部門的作用
(1)政府在教育體係中的作用 政府需要有計劃提供有關生產和加工安全糧油食品的技術指導和教育,在生產者層麵為食品安全提供技術支持,為消費者提供有關糧油食品安全問題的教育,監控和評價教育項目,以最大程度的保護公共衛生。對教育項目進行評價,並把評價結果在整個國家食品安全體係內公開發布。
(2)糧油食品行業協會的作用 作為政府與糧油食品生產經營企業以外的“第三部門”,既是溝通政府、企業和市場的橋梁與紐帶,又是社會多元利益的協調機構,也是實現行業自律,規範行業行為,開展行業服務,保障公平競爭的社會組織。吉林省食品協會,集中了一批在該行業德高望重的專家、專業素質高的行業管理人才以及一大批熟悉本行業發展情況的企業家,承擔了食品質量監管、資質審查、標準製定等工作,得到政府、企業、社會各個方麵越來越多的認同。
(3)學校與企業的作用 以就業為導向,以社會、行業、企業需求為人才培養準則,在對人才市場、技術市場、產品市場等開展廣泛的、深層次的專業調研的基礎上,需要與企業共同準確定位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製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確保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應用型食品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