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這一天更不曾睡覺,替他弄這樣弄那樣,忙了個六神不安。”(9)(2 / 3)

晏嬰接著回答道:“齊國有許多使者,各有各的任務:有才能的派他出使到英明的君主那裏,沒有才能的人派他到昏庸的君主那裏。因為我晏嬰無德無才,所以,齊王就派我來出使楚國了?”

楚王聽了晏子的話後,覺得是自討沒趣,隻好對晏嬰以禮相待。

目瞪口呆

“目瞪口呆”形容因吃驚或害怕而發愣。

此典出自《元曲選·賺蒯通》:“項王見我氣概威嚴,賜我酒一鬥,生豚一肩,被我一啖而盡,嚇得項王目瞪口呆,動彈不得,方才保得主公安全回還。”

韓信被封為齊王以後,蕭何認為韓信兵權太大,害怕他將來會奪取漢朝天下,於是找來樊噲,共商計策。蕭何把他的憂慮告訴了樊噲,並拍著他的肩頭說:“朝內功臣雖然不少,但隻有將軍是天子的至親,所以請你來商量。”樊噲聽了有些得意地說:“丞相,想鴻門會上主公有難,某立破鴻門而入。

項王見我氣概威嚴,賜我酒一鬥,生豚一肩,被我一啖而盡,嚇得項王目瞪口呆,動彈不得,方才保得主公安全回還。”樊噲說到這裏,非常氣憤地說:“韓信本是淮陰一餓夫,不料竟拜為元帥!而今大事已定,可也罷了。那韓信手無縛雞之力,有什麼本事。何必我老樊動手。隻要派一兩個能幹的人,喚他來,喀嚓將他一刀兩段,便永除後患。”

平易近人

“平易近人”表示態度和靄,使人容易親近。

此典出自《史記·魯周公世家》:“夫政不簡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歸之。”

周公是西周時期著名政治家。他的名字叫姬旦,是周文王姬昌的兒子,周武王姬發的弟弟,因為采邑在周,所以稱他為“周公”。

周公輔佐周武王伐紂,滅掉了商殷;周武王死後,周成王年少,周公代他攝政,親自率領兵馬東征,平定管叔、蔡叔的叛亂,然後又封邦建國,推行井田製,製定禮樂,建立各種典章製度,同時又十分注重禮賢下士,得到百姓擁護。

周公被封於曲阜為魯公,但他沒去那裏,仍舊留在都城輔佐王室。他派自己的大兒子伯禽接受封地,去曲阜為魯公。

伯禽受封魯地,去了三年後才把那裏的政治情況報告給周公。周公非常不高興,就問他說:“已經三年了,才告訴我魯地的形勢,怎麼這麼晚呢?”

伯禽答道:“我要改變那裏的習俗,還要革新那裏的禮法,花了三年時間才做完,因此報告晚了!”

正巧這時,薑尚也來報告齊地的情況。

他受封於齊地,才過了五個月,就來報告那裏的政治形勢。周公覺得驚奇,便問他說:

“你怎麼這麼快就報告情況呀?難道齊地的政治已經整頓妥當了嗎?”

薑尚泰然自若地說:“是的,一切都安定了,我是簡其君臣禮,從其俗為也。”

周公沉思了半晌,自言自語地說:

“唉,魯的後世可能要敗於齊了,齊地一定會勝過魯地!政不簡不行,不行不樂,不樂則不平易,不平易百姓就不歸服。為政簡易的,百姓必然親近,百姓親近、歸服才能強盛啊!”

千金一笑

“千金一笑”比喻美人的笑容難得。

此典出自《東周列國誌》第二回:幽王曰:“‘愛卿一笑,百媚俱生,此虢石父之力也!’

遂以千金賞之。”

周幽王是西周的最後一位皇帝,是曆史上最為罕見的暴君,他寵信奸臣疏遠忠良荒淫無道。趙叔帶要求周幽王勤政恤民,求賢輔國。幽王不但不聽,反將趙叔帶驅逐出朝,永不任用。

大夫褒聽說趙大夫被驅逐出朝,急忙入朝進諫:

“大王不畏天變,黜逐賢臣,恐國本動搖,社稷難保。”幽王大怒,以褒有慢君之罪,將他治罪。

褒的兒子洪德,知道這個昏君江山坐不長久,而且深知他酷好女色,遂在褒村買到一絕代佳人,取名褒姒,獻與幽王,以贖父罪。

褒姒,生得眉似春山,目如秋水,指排削玉,發挽烏雲,可說是羞花閉月之容,傾國傾城之貌。幽王一見喜歡得合不攏嘴,立即就納入後宮,並傳旨將褒開釋。

這個褒姒也果然妖豔動人,周幽王把她放置在瓊台之上,日夜追歡尋樂。

幽王的正妻申後,聽說天子獲得一個妖妃,不理國政,心中非常憂慮。太子宜臼見母親淚流滿麵,問明情由後,便借故來到瓊台,乘父王不在時,將褒姒辱罵了一頓。幽王回來,褒姒便哭得像一株帶雨梨花,使得幽王心都碎了立刻,把兒子貶到他娘舅申侯的國中,嚴加管束。

不久,褒姒生了一個男孩,取名伯服,百般慫恿幽王,廢宜臼為庶人,立伯服為太子,並將申後打入冷宮。

母以子貴,褒姒從妃嬪的身份一躍而為正宮娘娘。

褒娘娘雖然寵擅專房,但她從來都沒有笑過。幽王問:“愛卿進宮以來,寡人從未見你一展歡顏,朝朝夕夕,召樂工鳴鍾擊鼓,品竹彈絲,你也全無悅色,究竟卿家所好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