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參考文獻(2 / 3)

41.歐陽宏生等:《電視文化學》,四川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42.李曉楓、鄒定賓:《中國電視文化的理性重構》,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7年版。

43.楊河山、曹茜:《電視文化》,北方文藝出版社1992年版。

44.滕守堯:《藝術社會學描述》,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5.朱光潛:《朱光潛全集》第5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46.藍凡:《電視藝術通論》,學林出版社2005年版。

47.彭吉象:《影視美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48.賈磊磊:《影像的傳播》,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49.張國良等主編:《全球信息化時代的華人傳播研究》,複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50.王嶽川:《中國鏡像——90年代文化研究》,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版。

51.周湧:《影像記憶——當代影視文化現象研究》,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4年版。

52.李澤厚:《實用理性與樂感文化》,三聯書店2005年版。

53.陳旭光:《當代中國影視文化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54.張鳳鑄:《電視聲畫藝術》,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7年版。

55.張鳳鑄:《廣播影視藝術論》,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4年版。

56.曾慶瑞:《守望電視劇的精神家園》(1-3輯),北京廣播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2~2006。

57.曾慶瑞:《電視劇原理》第1卷《本質論》,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58.高鑫:《電視藝術學》,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59.高鑫:《電視藝術美學》,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年版。

60.胡智鋒:《電視傳播藝術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61.胡智鋒:《電視審美文化論》,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4年版。

62.胡智鋒:《內容為王——中國電視類型節目解讀》,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3年版。

63.苗棣:《電視藝術哲學》(上編),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7年版。

64.劉炘:《電視重構論》,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9年版。

65.劉炘:《電視生態論》,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4年版。

66.陳龍:《在媒介與大眾之間:電視文化論》,學林出版社2001年版。

67.歐陽宏生等:《電視批評學》,四川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68.高小康:《狂歡世紀——娛樂文化與現代生活方式》,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9.吳誌翔:《肆虐的狂歡——傳媒美學談》,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70.金丹元:《電視與審美——電視審美文化新論》,學林出版社2005年版。

71.李彬:《傳播學引論》(增補版),新華出版社2003年版。

72.宗匠:《電視娛樂節目:理念、設計與製作》,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3年版。

73.韓青、鄭蔚編著:《電視娛樂節目新論》,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5年版。

74.蔣原倫、張檸主編:《媒介批評》第1、2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2006年版。

75.王長瀟:《當代中國電視文化傳播論綱》,山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6.邢虹文:《電視與社會——電視社會學引論》,學林出版社2005年版。

77.陳世敏:《大眾傳播與社會變遷》,台灣三民書局1983年版。

78.曠湘霞:《電視與觀眾》,台灣三民書局1986年版。

79.盧嵐蘭:《媒介消費——閱聽人與社會》,台灣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版。

80.盧嵐蘭:《閱聽人與日常生活》,台灣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7年版。

81.高小康:《遊戲與崇高》,山東文藝出版社1999年版。

82.夏學鑾:《轉型期的中國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3.王甫、鮑玉珩:《當代美國電視文化藝術與商業》,華齡出版社2003年版。

84.李宗桂:《文化批評與文化重構》,陝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85.金元浦:《闡釋中國的焦慮——轉型時代的文化解讀》,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