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善舉和消費者印象(1 / 2)

地震作為一個特殊關鍵點,體現的是一個公司對於良知的理解深度。中華煤氣、港華集團,包括李兆基旗下的恒基集團在地震麵前的表現,不能以公司行為來衡量。就地震中的善舉而言,中華煤氣和港華也沒有就此做多少媒體推廣。但是越是出於本心的善舉,越能在消費者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這也是西方人類學中對於消費者品牌認知的深刻結論。港華出於“授人以漁”目的而辦的港華四川班,之所以能在常州引起巨大的反響,是因為這種善舉使得常州市民和政府對於四川的關注找到了一個落腳點。完全不是港華公司刻意的安排。

作為一個公司,中華煤氣和港華燃氣以善舉來引起關注的行為,並不止於地震時刻的表現。從公司而言,它更像是一種傳統。在香港,中華煤氣長期堅持兩個活動,一個是為香港社會中的老人送湯,一個是每年發起的萬“粽”一心活動。前者是關懷社會的公益活動,後者是傳播中華文化的公益活動。

無疑,這兩個公益活動,對於中華煤氣和後來逐步加入的港華各地分公司而言,更像是有意推廣的公司行為。決策層並不避諱在這兩個長期堅持的活動中,中華煤氣的目的性動機。正是因為湯和粽子都更適宜於明火煮食,所以公司才有意花精力廣泛地推廣。

不過,要在公益活動中非常溫和而藝術化地加入公司的目的,對於公司來說並不容易。以萬“粽”一心活動為例,這個通常隻有在端午節才能舉辦的活動,在消費者印象中能取得良好的公司印象,必須要靠幾個因素來組成。

首先是組織必須嚴密,大型活動不能有任何紕漏,才能使消費者對公司的能力產生好感;

其次是必須有趣味性,中華煤氣和港華的萬“粽”一心活動基本上是以包粽子比賽的形式出現的,公司除承擔所有的包粽子的食材、場地租金之外,還必須有高管參加,邀請娛樂節目的主持人助興,同時現場必須有獎品。這樣才能調動公眾參與的積極性;

另外是長期堅持,通常無論是港華燃氣還是中華煤氣主辦的萬“粽”一心活動,一次隻能邀請一兩個學校的學生,再加上幾個小區的社會人員構成。這樣的規模已經達到了數百人,成為一個大型活動。因此在一個地區,一個城市,隻有長期堅持,才能使本地區的消費者普遍地對港華產生印象。

我們可以通過綿陽港華的一次萬“粽”一心活動來印證上麵的要點。這次活動是資陽港華在本地的第一次活動,場地選擇在綿陽市一個普通的體育場館,港華方麵有四川區域辦的總經理、集團的高級副總裁、分支機構的總經理參加,而外邀本地的電台節目主持人參與。活動參與公眾有兩個中學的學生、幾個社區的民眾。在活動的前幾天,公司準備好了所有的食材、聯係好了場地和外界參與人員。由公司安排車輛接送,同時公關部門負責聯絡相關媒體記者到達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