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南宋皇陵(1 / 1)

江南惟一的皇家陵區——著名的宋六陵的準確位置已經得到勘定,而在此之前,宋六陵長期以來被認為徒有虛名。

宋六陵是南宋宋高宗趙構等六個皇帝的陵區,坐落在紹興縣皋埠鎮上蔣鄉牌口村(原為上皇村)寶山下,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曆史。

1131年,隆佑太後病故,選址築陵就被提上了議程,這著實讓大臣們費了一番腦筋。因為北宋的陵墓在中原一帶,而當時中原又被金兵占領。有一位大臣上奏,先把太後暫葬在江南,等收複中原以後再回遷。

北宋皇陵位於河南鞏縣,它的東南麵有一座山叫青龍山,而紹興縣皋埠鎮牌口村的東南麵也有一座青龍山。為了承襲先朝遺風,南宋皇陵選址就確定在這裏,宋六陵因此而建。

1278年,南宋滅亡。被元世祖忽必烈任命為“江南釋教總統”的西域僧人楊璉真珈就盯上了宋六陵。他暗中勾結了一批惡僧奸徒,率領大隊人馬開進陵區。這幫利欲熏心的惡徒用鐵釺、鐵鏟等工具,先後砸開永茂陵、永穆陵、永紹陵和寧宗仁烈皇後的地宮,劈開帝王棺槨,哄搶墓中數目驚人的奇珍異寶。他們甚至把宋理宗趙昀的屍體從永穆陵中挖出,倒掛在樹上三天三夜,並割下其頭顱,做成飲食工具。楊璉真珈為了能招福祛災,天天用它來飲酒取樂。這次瘋狂的盜墓共挖掘了宋六陵中的101座墓。當時,曆代帝後、皇親國戚和百餘名朝廷大臣的骨骸被隨意亂拋,一片狼藉。不久,這些骨骸就神秘失蹤了。

時光流逝,以後的宋六陵依然多災多難,清代和汪偽政權時又有一些利欲熏心的人對之多次盜掘,再經過“文革”時期的浩劫,宋六陵的地麵建築已不複存在。

當年紹興師範學校剛剛從宋陵遺址搬出的時候,每一叢鬆樹下麵的皇陵都有一個小土堆墳包,並且有個標誌。後來“文化大革命”期間,皇陵遭殃了,所有的土堆都被扒平了。當時,學校曾挖過兩口井,挖井的時候曾挖到地下皇陵墓道,用青磚交錯砌建而成,保存還相當完整。現在,看到這兩口井依然存在,井旁雜草叢生,井水清澈。

在曆史上,宋六陵曾有過多次重建。明初朱元璋曾下詔令重新修複宋六陵,並將每座陵都重新立碑,派專人守陵,劃出近四千畝山地作為禁區。這是曆史上對宋六陵最大規模的重建。當時,這裏是一片茂林。我們看到的鬆群就是當時所植。

明孝帝弘治年間及清朝雍正時期都曾派專人修繕過陵園。

紹興是一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古城,浙江也是一個集文化、旅遊、經濟等方麵於一體的江南大省,而南宋皇陵恰恰是江南惟一的大型帝王陵墓群。所以,有關專家認為重建宋六陵意義重大。

宋六陵由於遭到多次劫難,一切都變得那樣零亂不全,這無疑為重建宋六陵帶來了極大的困難。但幸運的是,我們找到了一條十分重要的線索——一幅宋六陵古圖。這是一幅康熙年間遺留下來的明代重建宋六陵的古圖,為重建南宋皇陵提供了最翔實、最可靠的曆史資料。該圖詳細、清楚地標出了南宋六個帝王陵墓的具體位置和形狀,還標明整個陵園其他主要建築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