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國醫學形成和發展的漫漫曆史長河中,有過無數醫術精湛、醫道誠樸、視為民解困為己任的大醫學家。他們不僅在當時以高尚的醫德和高超的醫術聞名天下,而且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戰國時代的名醫扁鵲,就是他們中間十分傑出的一位。
根據史籍記載:扁鵲的本名叫秦越人,是齊國渤海郡人。他的醫術師承長桑群,由於他刻苦鑽研,達到了博精相輔、享譽天下的至高境地。他對各科醫術都十分擅長,而診脈最為有名。他從醫為民,遍遊天下為貧民百姓治療疾患,解除痛苦,做了大量功德圓滿的好事,所以深受人民的愛戴。人們把他比作傳說中黃帝身邊的神醫扁鵲,並且用扁鵲的名字來稱呼他。漸漸地,他的本名倒被人忘記了。
扁鵲,是一位醫學巨人,是一位對中醫學的形成和發展作出過決定性貢獻的大醫學家。他一生倡導和推崇脈學,反對巫醫騙術,這不但在當時難能可貴,而且對後世影響深遠。直到今天,中醫界仍把他提出來的脈學原理奉為經典。
可是,正因為他醫術太高,名聲太大,所以,引起了小人的妒嫉。當時的秦國太醫令李醯,自知醫術難比扁鵲,卻又不願名落他人之後,於是,便雇傭刀手,刺殺了扁鵲。可惜,這樣一位醫學巨人,竟然死於非命,而且,連死在什麼地方,怎樣被殺和被誰殺死都沒有人知道。
而正是這種結局,導致了扁鵲的身後事成為千古難解之謎。雖然當時的史學大家都沒有記載扁鵲的身後事情,甚至連司馬遷的《史記》中也沒有隻字片語。可是,在過了近千年的時間以後,關於扁鵲的墓地的說法卻出現了。而且還不隻一種說法,形成了相互對峙、爭論不止的態勢。現在整理起來,有所依據的就有七八種之多。
在河南省湯陽縣,有扁鵲的墓和祠。據傳說,這裏原來是一道名為伏道岡的山岡。伏道之名就來自於扁鵲當年被“庸醫惡其勝己,伏於道側,謀而殺之”的緣故。這些至今尚存的墓和祠,沒人能說清楚它們立於什麼時代,隻是墓旁的各種碑刻都是元代以後各朝各代的。
在山西省永濟縣清華鎮,有扁鵲的祠和墓。墓前有一對石羊及宋、明時代的碑刻。墓的周圍還保存著完整的石牆。永濟是戰國時的解虞,扁鵲曾經在此行過醫。不過,同樣沒人能說清,墓和祠是什麼時代建立的。
陝西省臨潼縣境內也有扁鵲墳,據傳說,扁鵲當年就是在這一地區被害的。
還有一些說法在當地史料中記載著。
山東省濟南市西郊,清代屬長清縣管轄。當時的縣誌中記載著:“今盧地有越人塚。”
山東省曆城縣1926年《續修曆城縣誌》中記載:“扁鵲墓在鵲山西山下。”
現在,還有人認為扁鵲墓是在他的故鄉,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任丘縣。
一是由於年代久遠,難以考證各種說法的真偽。二是由於陝西、山西、山東、河南、河北諸省在春秋戰國時代,分屬秦、韓、齊、魏、趙各國,正是曆史上記載的扁鵲行醫周遊列國曾經到過的地方。而謀害他的人,可能在這麼大的區域內的任何地方下手。前無記載,後無依據,誰也無法辨別哪一座扁鵲墓是真。倒也有這種可能,當年他曾行醫治病的地方的百姓感懷其德,修衣冠塚紀念他,因而造成了今天扁鵲墓各地都有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