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載機在艦上降落有許多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有一種方法是:當飛機進入著艦區後,著艦的飛機即放下尾鉤,鉤住攔阻索,拖著攔阻索而逐漸停止滑行。這種方法,稱之為油壓裝置吸收衝力的標準方法。
攔阻索是利用油壓氣缸一麵拉長一麵吸收衝力,其吸收力約有690萬米/公斤,可使30噸重的噴氣機滑行100米後停止。過去需要幾十條攔阻索,自從有了斜角飛行甲板後,在美國航空母艦上的標準是4條。攔阻索裝在斜角甲板後部著艦區,從飛行甲板後端55米處起,每隔12米橫列一條攔阻索,共4條。攔阻索的前麵約有100米的滑行距離,再加上掉轉方向需要約30米,所以斜角飛行甲板共需約200米的長度。
當飛機尾鉤未能鉤住任何一條攔阻索時,在艦尾還有一個由尼龍材料製成的攔阻網,將飛機網住。
讓飛機平平安安回家——著艦引導裝置
飛機著艦比在陸上機場降落的難度和風險都大得多。1981年5月26日23時50分,一架EA—6B電子戰飛機在“尼米茲”號著艦時,因沒有對準跑道中線,而在甲板上墜毀、爆炸、起火,並使甲板上一架F—14掛載的“麻雀”導彈爆炸,導致14人死亡,42人受傷,11架飛機被損或被毀。所以對艦載機飛行員操縱飛機的技術要求比陸基飛機飛行員的要求要高,著艦引導工作的難度也大得多。自然,著艦引導工作和引導設備對艦載機的安全著艦起著保證作用。
引導艦載機著艦的方法,從前是由資深駕駛員兩手拿著彩色板,指揮將要著艦的飛機。在艦載機大型化之後,著艦速度比前快很多,機上駕駛員無法看清人員的手勢,必須有特殊裝置,讓高速著艦的飛機駕駛員能判別著艦路線。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英國海軍發明了反射鏡著艦引導係統。其原理是:將探照燈燈光用鏡子反射,利用反射光與鏡子兩側的一排燈光相比較,作出判斷。例如,從著艦機上看到反射燈光在一排燈光上麵則表示著艦路線過高,若在下麵則表示過低。此法稱為反射鏡著艦引導係統。以後經過改進,改用平麵透鏡光源,即便暗夜或有霧時,亦能清楚看見,但其基本原理是一樣的。
20世紀60年代末期,研製出全自動著艦引導裝置(利用雷達),但艦載機駕駛員仍必須具備目視著艦的駕駛技能。光學引導裝置也仍保留在航空母艦上。
掌握所有艦載機起降作業的是位於艦橋最上層的主飛航管製塔,從那裏可以對整個飛行甲板一目了然,而且重要的區域都有閉路電視監視。
主飛航管製塔的下一層是艦長的航行指揮艦橋,再下麵則是航空戰鬥群司令官的作戰艦橋。再下麵,向左邊突出的部分是電視攝影機室,專門拍攝飛行甲板作業及著艦情況,製成錄象帶,甚至有電視攝象機埋在斜角飛行甲板的中心線上,拍攝著艦飛機的正麵影象,並立即在與飛行有關的管製塔台或各航空部隊備戰室播出,錄象帶則留為日後檢查之用。
謹防偷襲
美國航母配有E—2C“鷹眼”早期預警機4—5架,保持近百分之百的出動率。另外艦上還裝備早期預警雷達。以SPS—48型三坐標對空警戒雷達及SPS—43A遠程對空搜索雷達為主,還有SPS—10F型水麵搜索雷達、LN—66型導航雷達和SPN—42.43.44型航空管製/全自動著艦引導雷達,還有SPS—65型低空警戒雷達及SLQ—32電子戰係統。這些雷達天線和收信用天線,以盡量不影響艦載機起降為原則,配置在艦橋周圍。
航空母艦不能單獨行動,必須由巡洋艦和驅逐艦組成護衛網加以護衛。但是,萬一有突破護衛網衝進來的敵人,尤其是反艦導彈,航母就必須有自己的防禦手段。所以航空母艦還裝備有3座“海麻雀”近程對空導彈發射架,和3—4門20毫米“密集陣”近程火炮係統。“海麻雀”導彈由SPS—65雷達控製。SLQ—32電子戰係統能幹擾反艦導彈的雷達製導係統;還有4座MK36幹擾火箭發射器用於幹擾反艦導彈的紅外製導係統。
美國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和英國無敵級輕型航母
航空母艦是敵方最注意的目標,雖然不易被敵擊沉,但對來自四麵八方的攻擊也是不易應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