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銘在閑暇時曾去往京城各個著名得道觀中遊玩,也有獵奇的心思,看看是否真的有超越凡人的力量在這些道人身上體現。但真的沒有,都是一些騙人的小把戲罷了。他在跟隨武師們學習了一年多的武藝後開始不滿足於這些隻會寫普通拳腳的江湖賣藝之人,他利用自己的身份開始與禁軍中教頭以及一些京都有名的武館館主學習武藝,但是因為身份高貴這些人並不敢真的如同帶自己的親徒弟般苛刻,因此盡管宋清銘練武資質可以說非常好,但是卻隻是武藝平平,雖已登堂入室卻隻流於拳腳刀劍技擊之上,卻未入得高手之流,怎樣才算高手?學會內功心法,能夠禦使內力才算進入高手的門檻。
叛亂來勢洶洶確屬無根之萍,很快便走上絕境,此時平叛已持續兩年之久,叛亂的畢竟是正規的軍隊作戰能力是十分強悍的,平叛雙方都傷亡慘重,在最後一役中叛軍試圖背水一戰設伏引得平叛軍進入伏擊圈企圖圍殲,幸得平叛軍及時發覺雖付出了慘痛代價但為時未晚與叛軍在山穀內主力展開決戰,叛軍被全殲,但璟王爺不幸被流矢擊中,重傷,不久後死在返途中。宋清銘接到噩耗時突然有種悲傷不知如何釋放的感覺,感覺此世間再無自己可眷戀之感。宋帝召宋清銘入朝覲見提前冊封其世襲其父爵位,囑多安撫賞賜不提,失去雙親的宋清銘成為了偌大王府的主人,唯一的主人。在消沉了一段時間後宋清銘決定遠遊而去。
在遠遊前他提前去往皇宮覲見皇帝表達了自己想要出外遠遊,曆練閱曆的願望,皇帝自是不允,但看其去意已決,遂表示想派一隊衛士護其平安,但被宋清銘婉拒了。最終皇帝還是強硬的給宋清銘安排了兩名大內高手護衛一舊一新,老牌大內護衛祿彪,新晉護衛陳平,兩人皆是宮內的頂尖高手,可見宋帝對宋清銘的關愛。
兩個護衛前者沉默寡言後者也沉默寡言。宋清銘並沒有急匆匆離去,而是主動要求兩個護衛授其武藝,以在不久後的外出遊曆中有更多的自保手段做準備,15歲的青少年,習武已經過了最佳年齡。但宋清銘卻已經打好了堅實的基礎,他也有想過要成為一名武林高手但那太遙遠,現在他僅僅是想要有基本的防身自衛之術,畢竟在這個世界所謂的江湖俠客與整個世俗皇權相比是顯得渺小的。俠客再是武藝高強也僅是能夠抗衡數十上百人,並不能抗衡軍隊。所以練武者雖對普通人來說是可以飛簷走壁高來高往的豪強,但對於宋清銘這等皇家權貴卻是可以俯視的對象。
宋清銘跟隨陳平和祿彪學習了一年多的武術,雖依然沒有掌控內力,但是武技卻是更加的嫻熟精進,便向皇帝辭行踏上了旅程。宋清銘明麵上說是去增加閱曆遊玩觀賞,實則心中卻有著探求遠古傳說以及所謂的仙魔是否真的有其根源,世間是否真的曾有神魔,真有三清道祖亦或者說金剛佛陀。
宋清銘的護衛祿彪善使刀,一柄鋼刀在大內侍衛中堪稱無敵,效力皇室20多年,是宮中一頂一的高手,原來是皇帝的禦前侍衛之一。宮中侍衛皆是從民間或者軍中挑選的頂尖高手,這些人放在武林之中也是可以和江湖中的高手單對單放對而不落下風的,而祿彪則是這批人中的佼佼者,其武藝可想而知。
另一護衛陳平選於軍中,武技學於軍中通傳的平流劍招,平流劍招為軍中普通士卒所學,人人皆可學,但陳平卻能將這最簡單的平流劍式用的異常精熟,並雜糅了自身的一些體悟使得其平流劍式變得異常的凶悍。而且武學天賦也是極佳,在大浪淘沙的軍中並不缺乏有天賦的,陳平即屬於天賦加刻苦,年紀輕輕已經是為頂尖高手,他也在內侍選拔中擊敗了幾萬名的競爭者被順利的召入宮中,憑著最簡單的平流劍在大內侍衛中成為新晉大內高手。
宋清銘的方向很明確:一路向西,穿越宋國。
宋國過的西部不曾經曆戰亂,而且民風彪悍多曆史古跡以及各種不同的宗教,西陲邊關更是多大山野林,是此行的最佳選擇,畢竟宋清銘出來不是為了尋花問柳享受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