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西行途中遇是非(1 / 2)

在宋清銘16即將17歲時三個沉默的男人迎著朝陽踏上了向西的旅程,旅途異常順利,一路上倒也愜意,青山綠水廣闊平原,宋清銘以前從沒有出過遠門,對於那些迥異於京都附近的景觀異常感興趣,人在旅途性情似乎也開朗了許多,祿彪陳平自不必提,宋清銘也是練過幾年武藝的人因此一路上的行進速度非常的快,沒幾日他們便出的京都的影響範圍,他們第一站到達了距離京都最近的一個城市陽城。

這應該不算是個城市更應稱為一個城鎮,這個城鎮不不算小卻也著實不大:一共三條大街,鎮中的酒館客棧能入眼的也就那麼一家,三個人騎馬入城直接便奔了這家最起眼的客棧,一個兩層的建築,屋後有馬廄,自有夥計上前牽了馬去,三人入店後,店小二殷勤地上前倒茶詢問吃些什麼?陳平祿彪沒有坐下,站於宋清銘兩側,宋清銘這一年多來已基本了解這兩個護衛的脾性,於是壓手讓兩人落座後點了幾樣小菜,小菜倒也可口,店中客人也不多,除了他們還有兩桌。

他們前方坐著兩個道士,一個老道士帶著一個年齡已不算小的道徒,老道大約60好幾的人了而他的徒弟也已有30多歲,兩人一身道袍沒有什麼特殊的裝飾,但看其點的菜確實是有點寒酸,僅一樣素菜兩個饅頭。老道士一臉苦悶之色,無心下筷,似乎心情很是糟糕而其旁邊的道徒倒是吃得津津有味。另一桌人則是兩男一女,倒像是官家公子哥衣著華麗,貴氣十足,三人都很年輕,隻比宋清銘大上幾歲,但是宋清銘卻感覺到三人是有有武藝在身的,隻聽其中坐在左側的的一個公子哥說到:“我們趕緊吃飯早點歇息,明日加急趕路。”右側的公子哥則接著對少女說到:“此次西行我們一定要低調行事,莫要惹是生非,千萬不能暴漏了此去是為西境有神秘高手和絕世神兵”。

客棧不大???

宋清銘:???

祿彪:???

陳平:嗯~?

愁眉老道:???

小道士:師傅你再不吃菜就沒了!

客棧內一片寂靜,落針可聞。

青年男女不約而同地對著說話的年長公子哥喊道:“師兄你是不是聲音有點大???現在怎麼辦?”

年長公子哥臉紅鼻子粗,尷尬得說不出話來!

隻見那長的還算漂亮的嬌弱少女突然殺氣迸發倉啷一聲抽出寶劍,竟是引動一陣劍鳴,劍身顫顫,似吐幽芒,竟是身懷不弱的內力顯然也是一個小高手。杏目圓睜瞪視四周!似乎隻要其大師兄一聲令下就要大殺四方。

稍長公子哥猛然回過神來趕緊按住少女手臂問道:“師妹你這是幹嘛?不可胡來”

“殺人滅口啊?”少女懷疑的回答道

老道士,陳平,祿彪蹭的一聲全部站了起來。

稍長公子哥趕緊起身按下少女寬慰的說到:“師妹不要衝動,此行的目的即使被人知道也沒多大關係。這件事影響很大,被人所知隻是早晚,我們此行主要的還是要低調行事即可,莫要節外生枝影響了我們的計劃,莫管他人如何。”

然後公子哥轉過頭來歉然的說到:“諸位仁兄,我不知道你們各自目的,將去哪裏,去做什麼,隻是我們萍水相逢,各走各路,井水不犯河水可好?我這師妹有點性急,剛才多有得罪,這裏替他給諸位道個歉,在下李經年,這兩位是在下的師弟王均易師妹李詩曼。”

屋內諸人表情各異,這突然所聽得來的信息每個人都在消化,最後宋清銘開口說道:“我不知道剛才你是故意說出那條關於寶劍的消息還是無意說漏的,既然聽到了可否詳細的講給我們來聽。因為聽你剛才所說此事似乎造成的影響挺大,恐怕不久就會人盡皆知了,我此行出門遊曆也有獵奇的目的,對此事挺是好奇的。

老道人聽了宋清銘的話後,保持了沉默,而且其看宋清銘的目光也是有所不同了。年長公子哥皺了皺眉,其實他並不想讓這些不相關的人知道此事,但是他也已經看出這屋內諸人似乎除了那個道徒外其他人都有著不弱的武功,特別是那個年輕人身邊的兩位,自己竟是看不透。這讓他很是顧及,在他看來這些人都不是跑江湖的,從他們那一板一眼的做派便迥異於他們日常所接觸的那些行事粗放,性格乖張不羈,而這些人則顯的太溫柔了!

他們這群人之間可以說互無瓜葛,沒有什麼衝突,所以不必再憑添變數。如今既然這個少年人問起,而且看其座旁兩人竟儼然都是自己看不透的高手。因此心思一轉便說道:“其實這件事你們如果想知道,在不久後隨便問一些江湖人士都能打聽到,但既然你在此問了也不是不可不說,前些日子在西域邊關群山中發生了慘烈的事件,一隊邊防哨探山腳遇到一名中年男子從附近走出,似乎身負重傷,哨兵上前盤問,結果該男子一言未發便突然發難,抽出一柄煞氣衝天的寶劍,傳聞該男子竟是能讓劍身吞吐三尺劍芒,瞬間擊殺了五名士兵,後方的數十名士兵兵分兩隊一隊上前阻殺這名凶人而剩下的幾名則是看勢不對提馬掉頭就跑尋求援兵,結果凶人不但幹淨利落的料理了阻殺的士兵而且聽僥幸逃回去的那名士兵講到該男子竟是能禦空而行,快速的擊殺了其他的幾名逃跑兵士後似是力竭,他才僥幸活命,但是官府向來輕視草莽江湖,對士兵的話不置可否,隻是又派人去搜索了附近,結果確實那個小隊被人殘殺,但並沒有發現什麼不可理喻之事,隻當是遇到山匪或者草莽惡徒才落此下場。草草處置了那名逃回兵士,此事便不了了之。但不知怎的此事傳入江湖卻引得人人爭相前往欲奪得寶劍以及那禦空之術。蓋因傳那道人已身負重傷,而且都認為這都是以訛傳訛,並不可全信,但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寶劍以及絕世秘籍人人都想占為己有,因此已有大批的江湖人士前去追尋凶人行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