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暉沒想到鄉黨委會這麼看重他,他知道這都是他的文章起的作用,但他知道這是一次機會,他想到父親和大哥沒有馬上回答。恰在此時父親和哥哥一人掮著一捆柴回來了。老支書等他們把柴放進柴場,又對戴生茂說了這件事。戴生茂沒有馬上表態,從腰上抽出煙袋,一邊裝煙一邊籌思。春陽問:“叔,咱一個農民還培訓啥,又不是不會種地。”戴生茂也說:“就是的,現在正是種地的時候,不去!”楊支書說:“老哥,春暉這娃是個人才,這也是個機會。雖然上麵沒明說,但我知道,現在各鄉鎮都在籌建文化站,說不定這次就是縣上專門給各個鄉鎮培養幹部呢。如果是這樣的話咱暉暉將來就成了國家幹部了,這可是吃商品糧的。”戴生茂聽楊支書這麼一說臉上才露出笑容,說:“那行,叫娃去!”春陽也高興地說:“行,叫我兄弟去,大不了地裏的活我多幹些。”
二
春暉沒想到這麼好的事會落到他的頭上,興奮激動之餘更加堅定了他學好函授課的決心。這事不但春暉高興、父親高興、大哥春陽高興,就連平日裏老看不到笑臉的菊梅不但臉上掛上了笑容,對小叔子春暉也客氣起來,仿佛春暉現在就成了國家幹部,每晚吃飯總是親自到春暉房子門口叫一聲,如果不見春暉出來就給他把飯端進去。
春暉準備去文化館報到學習,他的被褥得拆洗,父親就**陽到河對岸的碾子溝把女兒春花叫過來。兒媳菊梅看到姐姐是來給小叔子春暉拆洗被褥的,就說:“姐,看咱大,你也忙得啥一樣,我有娃下不了地,一天隻做三頓飯,有的是時間,拆洗被褥的事就叫我來幹,還要把你叫過來。”春花沒想到一向對弟弟不滿的菊梅現在竟然也這麼客氣起來一笑說:“咱大知道你有小娃,脫不開身。”
春暉為了不誤他的學業,在準備去文化館培訓時把他的課本和參考書也裝進蛇皮袋子想一同帶走。大姐春花說:“還帶這些書4幹啥,培訓回來就有工作了。”春暉說:“就是參加工作了更要學習,再說我喜歡這個。”
早上雞叫頭遍的時候菊梅就起床做飯,春陽也跟著起來,並去擦洗放在牆角的自行車。這輛自行車可是菊梅的心愛之物,它是她跟春陽結婚時娘家哥托人弄來張票,從縣工業品公司買的,是她最喜愛的嫁妝,也是他們結婚時最大最值錢的一件家具,平時丈夫春陽都很少騎,春暉就更很少動它了,鑰匙一直由菊梅保管著。昨晚春陽知道弟弟這次去縣城,路遠不說,還要帶好多東西,再三懇求媳婦,菊梅才答應讓春暉騎走。
住在河對岸的大姐春花和姐夫安滿倉早早過河來了,他們是來為春暉送行的。由於春暉要帶的東西很多,如被褥、口糧、換洗的衣物還有半蛇皮袋子書,他們家又住在河西岸的戴家坪,去公路還得過門前大河坎下的烏龍河,姐姐和姐夫一方麵是來幫春暉拿東西,另一方麵也是為他送行。春花知道,小弟春暉自從生下來就沒見過媽的麵,可以說是她一手把他帶大,所以她姐弟之間如同母子。而在春暉心目中,他始終把姐姐當母親看。兒行千裏母擔憂,盡管春暉不是出遠門,但姐姐還是不放心。
吃過早飯後春陽把自己心愛的飛鴿牌自行車推出門,走出小村堡,穿過剛剛返青,掛著露珠的麥田,來到大河坎,一彎腰把橫梁挎到肩上,順著之字形的小路下了大河坎,踏著鋪在河水中的列石,過了河,去了對麵的進山公路。春暉背起被褥和碗筷、姐夫滿倉,也是春暉的未婚妻哥,扛起多半蛇皮袋麵粉,一手提著一小袋鼓得像個籃球似的苞穀糝袋、姐姐春花扛起書,幾個人相繼跟著出了門。父親年紀大了,盡管手裏沒拿什麼,也跟著出了門。幾個人剛煙走到麥田邊的河坎上,菊梅懷裏抱著娃追上來,叫住春暉說:“春雨暉,到了縣城把自行車放好鎖好。縣城不比咱這山溝溝,小偷多得彩很。”春暉早上聽嫂子已經把這話說過好幾遍了,有些不耐煩地說:虹“我知道。”春花插話說:“春暉,報了名不如把自行車騎去放到東關朝陽小區咱三媽家,回來的時候再去取。”春花的話也提醒了菊梅,她說:“對,你就放到三媽家。”春暉點點頭。
在公路邊,幾個人忙著把行李往車上綁,春暉插不上手,他心裏高興,仿佛就像考上大學一樣,回頭看了看河對岸零亂的小村莊。村莊上稀疏的樹梢似乎已萌動著看不見的綠色,四周的山坡上也是如此。清晨那粉紅的桃花、金黃的油菜花,經過雨露一夜的滋潤顯得更加精神了。畫眉等百鳥正在叢林中引航高歌。初升的朝陽已把它幸福溫暖的微笑高掛在後山上,使小山村增添了些許明媚的溫馨和柔媚。春暉突然想到天柱山,想到天柱山就想看看它在這春意盎然的早晨會是個什麼樣子。他知道在龍潭要看天柱山隻有站在大河灘中間的龍頭島頂上,他不顧一切跳下公路,從亂石灘中向龍頭島跑去。
龍頭島原是村後的大山長長伸到河中間的一角,這一角在河灘中猛然突起,其頂部有幾塊巨大的亂石,遠看就像高高揚起的龍頭。“農業學大寨”運動中,為了在河灘修建田地,在春暉他三媽張繡芳支書帶領下,人們炸斷龍脖子,把烏龍河水由此直引向北流進黑龍潭,從此龍頭山變成了龍頭島。龍頭島也是孩子們最喜歡玩的地方。那上邊曾有一座龍王廟,解放後“破四舊”被拆除了,根基還在。龍頭島上亂石多,石縫多,是水中翠鳥、麻雀和燕子理想的築巢孵化之地。春暉小時和虎子等在河灘放牛羊、薅豬草,常來這上邊掏鳥蛋,捉迷藏,長大後就很少上去了。
春暉爬上龍頭島,站在一塊巨大的嶙峋怪石上,透過鬆樹枝間,向西南望去,他終於看見了天柱峰。天柱峰位於群山之中的天柱山頂,高約五十米,直徑隻有幾米,遠看就像一根高大的柱子,故名天柱峰。柱上不知何年何月何人刻了“擎天玉柱”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峰下的石崖上有許多石洞,最著名的是唐王洞。相傳大唐第二代皇帝李世民,在開創了“貞觀盛世”之後,曾來此避暑療養,後來人們就將此洞取名唐王洞。陪他來的秦瓊就把他的黃膘馬拴在天柱峰上,故天柱峰又叫係馬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