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2 / 3)

崔洲剛走到門口遇見了餘敏,被一臉怒氣的餘敏堵住了,問;“崔洲,你剛才說誰是娘們?”崔洲文化水平不高,他本想在姑娘們跟前賣弄斯文,沒想到卻罵了她們,被餘敏這麼氣勢洶洶地一問,自覺失口,也不知該從何解釋,四方臉憋得像雞冠子,賠著笑臉連聲說:“對不起,對不起。”側著身子從餘敏身邊溜走了。

崔洲灰溜溜地一走,教室裏“哈哈哈”地大笑起來。屠紅霞從縫紉機後揚起頭說:“餘敏,崔洲是關心你來了,沒想到先叫張晴教訓了一頓,剛走到門口又叫你訓了一頓,崔洲今的運氣也太不好了。”

餘敏說:“誰稀罕,假洋鬼子一個!”她把春暉、張晴和自己的碗筷一塊放到教室後麵大通鋪下的木箱子裏。春暉心想這個女孩到底是啥意思

圓臉姑娘溫玉婷說:“餘敏,崔洲可是待業青年,你將來如果嫁給他就有機會進城吃商品糧了。”餘敏“咯咯”一笑說:“到底是農民還是待業青年還很難說。玉婷,不會是你看上他了吧?”玉婷說:“我才沒那個福分。”

餘敏見春暉還坐在張晴縫紉機邊,知道他在等什麼,想起他剛才跟崔洲的對話問:“你也許不是假洋鬼子吧?”春暉解釋說:“我們村附近有座軍工廠,我從小就在他們子校上學,在學校我們都講普通話。”餘敏、張晴和眾女子這才明白了。

餘敏在她縫紉機前坐下掏出自行車鑰匙給春暉說:“車子在一樓的存車房裏。真是山裏出來的稼娃,人家跟你開個玩笑,看把你嚇的。”

春暉臉紅了,接過鑰匙說:“餘敏,對不起。其實過後我也挺後悔的。你說得對,我來自山區,思想是封建落後了些,今後一定向你們學習。”

由於培訓班現在還處於報到階段,文化館也沒安排什麼具體課程,顯得比較亂,但如果是真想來學習的,大家都能自覺坐下來自己練習。

春暉離開刺繡班教室後,屠紅霞開玩笑說:“你們知道餘敏為啥長不高嗎?”張晴問:“為啥?”紅霞說:“這都是讓心眼墜的,她這樣做是為了故意給春暉留下一個很深刻的印象。”餘敏低頭踏著縫紉機練著針法,臉紅了,微微笑著。溫玉婷說:“餘敏,她可是山裏的,你放著城裏的待業青年不理,卻去追一個窮山溝溝裏的,你這人咋這麼愛走極端?”沈碧雲說:“啥叫一見鍾情,這就叫一見鍾情!”許亞琴說:“張晴,我看你該追他。”張晴停下手裏的縫紉機說:“亞琴姐,我咋得罪你了?人家說餘敏你咋扯到我身上了。”亞琴說:“我說的是真心話。你別看他來自深山,如果他不說咱誰知道,這就叫高山出俊樣。他這文雅秀氣的樣子配你才最合適。”餘敏說:“還文雅呢,凶得能把人吃了。”亞琴說:“這才叫柔中帶剛,這才是真正幹大事的男子漢。”紅霞說:“張晴這麼水靈的女子才不能嫁進山,人說那裏是多見樹木少見天。”亞琴說:“這你們才說錯了,隻要跟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苦也是一種幸福。”張晴說:“亞琴姐,這麼說你是準備嫁進山裏了?”亞琴笑而不答。何小春說:“人家亞琴的對象就是山裏的,說不定跟春暉還是一個村的呢。”何小春的話引得眾女子都停下手裏的活抬頭看亞琴。大家都覺得亞琴長得既白淨又漂亮咋會嫁進山裏。小春補充說:“不過她女婿現在可不在山裏,而是在部隊呢。”大家這才明白,原來亞琴也不是真正想進山。張晴說:“亞琴姐,說了這麼久原來你也並不想真正進山。”亞琴說:“他如果提不了****就真的跟他進山了。”後來春暉才知道亞琴的對象是準備到亞琴家落戶的,這個人正是他們村碾子溝安家圪嶗的安錦繡。

春暉拿了自行車鑰匙下了樓去存車房一看,自行車果然在裏邊,放心了,上了樓,再次向餘敏道了歉出了刺繡班教室向東去了煙美術班。美術班教室還沒有刺繡班大,隻有一間房子,學員也沒有雨刺繡班的人多。教室裏支著許多畫架,畫板上塗了點點五顏六色的彩顏料痕跡,看來都是被人們用過許多次了。教室裏有十幾個小青年虹坐在畫架子前對著前麵三鬥桌上一尊石膏像畫素描,崔洲也在其中。春暉先走到崔州跟前看,他沒有一點繪畫基礎,把木板上的白紙幾乎塗成了一團黑,看不出他在畫什麼。崔洲見有人走過來,轉過頭,見是春暉,站起身把鉛筆交到左手,伸出右手和他握了握對眾人說:“我給大家介紹一位新學員,這就是剛來的戴春暉。”眾人隻是回頭看了看,並沒人理他。春暉對崔洲的熱情很感激但對他用握手做見麵禮很不習慣。崔洲首先給春暉介紹的是身邊一位瘦高個,白白淨淨,梳大背頭,衣著很講究,年齡有二十二三的大齡青年。崔洲說:“這位是白雲,白副縣長的公子。”春暉一看他就是城裏人,他年齡也大些,春暉錯誤地以為他就是輔導老師。白雲穿著一件米色長風衣,紮著領帶,回頭看了看春暉站起身從身上掏出煙盒,從中取出一根煙,在煙盒上彈了彈,叼進嘴裏,又掏出防風王打火機,點燃深吸了一口,用一種蔑視的神情和口氣問:“你是哪兒的?”春暉說:“我家在平峪龍潭村。”白雲吐著濃濃的煙霧說:“龍潭?是個山區吧。”春暉說:“對,是個山區。”白雲問:“以前學過繪畫?”春暉說:“以前在學校學過。我很喜歡。”白雲點點頭。春暉看著白雲的素描說:“你的基礎很紮實。”白雲得意地說:“繪畫不是我的特長,我的愛好是攝影。沒事來學著玩。”春暉也愛好攝影但他知道攝影機是奢侈品,最差的一部也要好幾百塊,他從來都不敢想,說:“我也愛好攝影,從前還給一位去我們天柱山照相的城裏人當過向導,也玩過他的照相機。”白雲說:“這麼說你也會攝影?”春暉說:“不太會。”白雲說:“有空我再教教你。”

春暉在崔洲的引導下又認識了陳芳平、賀小成、耿鍾、胡桂蘭、路露等人。當他看到李斌時忍不住回頭看了看講台上那尊石膏像,覺得他跟它還很像。當他認識秉飛時還以為他喝醉了酒,臉紅得像關公。春暉認識了美術班先來的這幾位學員之後,見大家都在練習,他的手有些癢。崔洲讓他下樓找賀老師領紙和筆。春暉出了門下了樓。

賀老師見到春暉後問他找到自行車了沒有,春暉說是餘敏幫他放到存車房了。賀老師笑了,說:“你是山裏來的,對山外這些調皮的女孩子還不了解。”

晚上開飯的時候春暉知道他的碗筷都還在餘敏那兒,他想去早一點幫餘敏把飯菜打上來。當他去了刺繡班教室後發現餘敏和張晴都不見了。他隻好又出了門站在走廊上等。不一會兒餘敏一手端著一碗包穀糝米湯,懷裏還夾著菜碗,菜上放著蒸饃,看見春暉就喊:“快點快點。”春暉接過兩碗稀飯,其中一碗是他的,心裏很感激,說:“每頓讓你給我買飯太不好意思了。”餘敏沒吭聲。張晴手裏端的是漂亮的鋁合金飯盒。

晚上又是三個人圍在餘敏的縫紉機板上吃飯。餘敏的縫紉機和張晴的縫紉機一字排開都放在前邊中間位置。吃過飯後春暉又想去洗碗,這次又讓張晴搶去了,就這樣春暉一直沒機會表現。幾天之後他索性把他身上所有的糧票全給了餘敏,到時候隻管吃飯就是。餘敏給春暉的印象是熱情、活潑、開朗、勤快、善良、美麗。餘敏對春暉的關懷讓兩個班的學員認為他們是一見鍾情兩人開始談戀愛了。春暉不知道餘敏為什麼對他這麼好,但他並不這麼認為,他對餘敏有的隻是感激之情,兄妹加朋友之情。

餘敏和張晴也是來培訓班後才認識的,兩人一見麵覺得很投緣,不但把床鋪到一塊,把縫紉機也放到一塊。因為她們都長得很漂亮,一開始大家還以為她們是一對姐妹,後來才知道不是這回事。

張晴給春暉的印象是美麗高雅,氣質不俗,家裏條件不錯,後來他才知道她出身書香門第,父親是三中校長,這讓春暉覺得她太高傲了,其實張晴並不是這樣的姑娘。

培訓班的報名日期截止後,縣文化局、教育局、外事旅遊局等單位,聯合在縣委禮堂舉行了開學典禮。早上賀鳳嵐老師和美術班煙代課老師劉誌峰,刺繡班代課老師張丫莉,把兩個班的上百名學員雨招集起來,排成兩個隊,出了文化館大門,向東臨的縣委大院走去。彩虹學員們幾乎都是社會青年,有的已當了好幾年農民了,他們並不像在校學生那麼聽話,隊伍剛走到縣委門前就亂成了一窩蜂:三個一群五個一堆“嘻嘻哈哈”說著笑著,有的還故意從公園繞道去大門口。

春暉是第一次走進縣委大院。大院很大很漂亮;辦公大樓很氣派。縣委禮堂在辦公大樓後邊右側,裏邊很像一座大型電影院,準確地說像座劇院,前邊的主席台就是劇院的舞台。學員從側門走進大禮堂後都擁向前排。主席台上一字排著一排桌子,桌子上鋪著深紅色金絲絨台布,正中間放著一架彎著腰的麥克風。主席台後邊懸掛著一條橫幅標語,上邊寫著:“古亭縣首屆農民畫和民間刺繡培訓班開班大會。”春暉和陳芳平、李斌等幾位男學員隨便找了個位子坐下。主席台上亮著燈,領導們都還沒有來,同學們的說笑聲響成一片。春暉並沒有和同學們說笑,他端坐在正中間較前的位置,此時他想起了他三媽張秀芳,他想象著她坐在主席台上麵向全縣廣大幹部講話時的樣子。

張秀芳是春暉的伯父戴生福的老伴。春暉的父親和戴生福是親弟兄倆,在本門中排行老三老四,所以春暉稱張秀芳為三媽。張秀芳本是縣誠人,解放前因避戰亂其父母以童養媳的方式將其許配給龍潭的戴生福,當時張秀芳隻有六歲。當張秀芳長到十四五歲時已經出落得如花似玉。姑娘大了就有了自己的主見,她看不上老實巴交的戴生福卻喜歡上了村裏另一位小夥,可惜她是童養媳,身份決定了她沒有選擇的餘地,隻有含淚和戴生福(圓房)成了親。她的吃苦耐勞後來被大隊選為婦女主任,再後來入了黨當了大隊黨支部書記。“農業學大寨”運動中龍潭被上邊樹為典型,她就帶領全大隊一百多名勞力,苦戰三個冬季,炸斷了龍頭山的龍脖子,把河道裁彎取直,在龍頭島周圍造出了近百畝水田,種上了水稻,還在此蓋了知青院。三媽的壯舉也使她的名聲大振;當綠幽幽的水稻環繞龍頭島的時候,成群結隊的外大隊外公社,甚至外縣的幹部群眾都來參觀學習了,一時,報紙上、廣播上天天都有東風(更名)大隊的新聞,當然更少不了張秀芳的大名。一時不但龍潭出了名,張秀芳也成了全縣家喻戶曉的名人。第二年縣群英大會後她就被提升為公社黨委書記,兩年後她又成了縣革委會主任。

就在這一年秋季,一場大雨使河水猛漲,稻田化為河灘,但張秀芳這個女勞摸,女英雄的形象始終在人們心目中不倒。春暉知道三媽是那個時代造出的女典型和英雄,但他聽村裏的老一輩們講,三媽確實很能幹。盡管後來她什麼都不是了,但她的許多動人故事一直在老人們之間傳送,特別是她立誌改變家鄉貧窮落後麵貌的精神,永遠值得後輩們學習。龍潭人以出了張秀芳這樣的女英雄女縣長自豪。春暉對三媽也很敬仰很崇拜,他把三媽的動人故事早已收集整理成好幾本筆記,他想將來以三媽為原型寫一部長篇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