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訓練可練不出來。也沒人能幫,沒人能教,必須他們自己去體會。
“擊鼓,舉旗!兩翼出擊,包抄漢軍!”
----
陰謀對抗不了陽謀。在漢軍呈攻擊陣型的同時,也就意味著不利於防禦,在兵力占優的情況下,盡可以果斷出擊。
這片戰場上,就和任何戰場上一樣充滿了混亂。王洛本來的要求,並非是讓兩翼的部隊直接攻擊漢軍,而是讓他們再向前一些,差不多抵達漢軍的身後時,就可以轉過身,從側後方開始攻擊。
但是在執行過程中,顯然很難做到這點。兩翼的部隊向前了一段距離後,接觸到了變陣、展開,整體由箭頭形變成圓弧形的漢軍,士兵們就不由自主的殺了過去,自身的陣型也因之而變得鬆散。
張熊的部隊衝的很猛,但是卻被漢軍輕鬆的擋住了。廝殺在了一起,但絲毫沒有能衝破陣線的跡象。而右邊...
王洛把周應雄的部隊安排在右側。是因為那裏地勢偏低,容易遭到敵人的攻擊。漢軍卻沒有選擇那裏,而是攻擊了隊伍中部。這樣一來,從側翼攻擊的時候,這一邊沒法給漢軍造成什麼威脅。
周應雄的雙盾兵並不是全是拿兩麵盾牌。確切的說,隻有第一排是這樣。這些士兵跟自己的統領一樣,雙手各持一麵小盾,也不進行攻擊,隻是牢牢的站住,隨時用盾牌抵擋敵人襲來的長槍、弓矢,保護自己,或者掩護隊友,而並不去攻擊敵人。
現在,收到衝鋒的命令之後,這群士兵便退到後麵幾排,普通的,拿著圓盾短劍的士兵走到前頭。但是這群人,戰鬥力也不足,沒能給漢軍陣線帶來壓力。
這個沒有辦法,周應雄的部分本來就是為防禦做準備的。隻能在此基礎上再行調遣。
兩軍暫時僵持住,意味著王洛可以仔細觀察整條戰線,衡量局勢,下達命令。
現在,對己方來說,還是身處高地,也算是上是包夾了敵軍。要做的,就是以完整的陣型、地形的優勢,堅決抵擋漢軍的進攻,逐步耗盡他們的體力,進而逼迫他們退卻,到時候再趁勢進擊。
如果自己率領的是嫻熟的老兵,那麼也許可以進行一些偽裝的退卻,可以誘敵深入。但是這些黃巾士兵,他們做不到,隻能前進,隻能堅持,一旦下達退卻命令,引發全軍的崩潰也完全可能。
沒到時候,不能下命令。這時候需要的是細心和耐心的觀察、等待。
似乎沒看到敵方的契約者們動手,這也是潛藏的危險。
戰鬥又持續了一陣,中路的壓力越來越大了。張石頭的部隊,已經很難維持陣型。
需要支援,派誰?陣線上其餘的部隊?如果向中間調動,天知道會出什麼亂子!地方的契約者,是不是就在等這樣的機會?
不能冒這樣的風險。一旦某一點出現崩潰,自己這支軍隊的脆弱隻怕就會暴露無遺。到時候,一切就都無法挽回。在這個時刻,保守是對的,等待是對的。
王洛下了命令,將留在自己身邊,原本準備用來追擊漢軍的部隊派過去。
得到了支援後,中央的部隊穩定了下來。厚度增加了,漢軍縱然強大,一時間也無法突破,陷入了泥潭,前進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