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痛哭(1 / 3)

果不其然,宴會行將一半,翠萍便要過來請安,李家三兄弟看向張定明,張定明也想見見這位彈奏了一晚妙曲的人兒是個什麼樣的女子,便點頭答應。

說話間,便見翠萍抱琴而進,張定明看她皮膚白膩,身穿高挑,相貌清秀,也不見得特別美麗,隻是她長著一雙靈動異常的大眼睛,顧盼之間,仿佛要說話一般,聲音清脆,有如肌珠落盤,不是很漂亮,但卻很魅力。她向四人報了個萬福:“翠萍給四位爺請安。”

李湖舟伸出手掌向著張定明說道:“這位是銀鑲衛的長官張大人。”

翠萍見此人一身銀鑲衛的服飾,早就猜到,自己今日前來的目的就是他,半跪福了一禮說:“民女見過張大人。”

張定明身後的鑲衛貿然上前一步,扶起翠萍,著手之間便已探出此女沒有半分武功,心下大安,便退回一旁相侯,原來這名鑲衛一直在擔憂此人是名刺客。

張定明說道:“翠萍姑娘,你的絲竹之聲軟軟綿綿,讓人聽後大為舒服,可是我總覺得琴音之中少了幾分什麼似的,但我又說不出來,不知道是和緣故,在下想請姑娘解惑!”

翠萍看了看張定明,見他麵容粗放,臉廓清朗,少了幾分南方人的圓潤,卻多了一股西北粗放之風,想必此人生長於西北,心中有了計較,便說:“大人身上頗有一股大漠之氣,想必是聽多了薑笛之音,把蒼涼豪邁的笛音視為鄉音,今日忽聽小女子的江南絲竹,想來是聽之不慣,才會有此感慨。”

張定明想了想,深覺其說的有道理,舉杯敬酒說道:“說的好,原來是鄉音難解,在下敬姑娘一杯。”

翠萍拿起酒杯輕押一口便放下,說:“既然大人喜歡大漠之色,小女子也曾經學過幾曲豪邁之聲,今日孟浪,便唱來為大人助興。”

李湖舟三兄弟拍手道好,當即命人取來胡琴,翠萍抱著胡琴輕輕彈奏,便是這幾聲琴音,一股蒼涼之意頃刻間充滿整個大席,一股大漠之情撲麵而來,翠萍開腔隨著胡琴的節奏吟唱起來,“日落西斜風沙滾,駝鈴遙響送思人,思人夢裏愁百轉,何處孤煙是吾家.。。”沙啞的聲音趁托出一股蒼涼孤寂之意,在張定明耳朵裏徘徊,頓時想起涼州城外的大漠駝鈴,回憶起小時候的生活情景,心情搖曳,長大之後便去了帝都,再也沒有回過涼州,一股思鄉之情布滿心頭。

一曲既罷,在座四人臉上都流出一絲愁苦之色,顯然是被寂寥的歌聲感染,李湖舟說:“唱的好,翠萍姑娘原來也去過西北,見過大漠。”

張定明說:“難為姑娘了,竟能把清脆的歌喉唱出如此沙啞之聲,把蒼茫大地的景象都唱了出來,在下還是頭一回聽到如此妙曲。”

翠萍說道:“多謝大人繆讚,其實我沒有去過西北,也沒見過大漠,隻是向路徑湖州的胡女請教過幾曲罷了。”

張定明說:“那更不得了,單憑幾首胡曲,便能領會其中的意境,翠萍姑娘神人也!”

李家三兄弟更是為翠萍的唱功鼓掌起來。

李湖閣起哄說道:“翠姑娘,我聽說你歌舞雙絕,今日已領教過歌了,的確為一絕,不知道咱們幾個有沒幸運一睹姑娘的另一絕。”

翠萍嬌笑說道:“李三爺過獎了,小女子哪有李三爺說的那麼好,倘若三爺喜歡,小女子舞一個便是。”

李湖舟三兄弟連聲鼓掌,張定明見此,也知道翠萍的舞技名聲在外,否則李家三兄弟此等人物怎會放下身段去追捧,心下也著實好奇翠姑娘的舞技到底有何妙處,便跟著鼓掌起來。

翠萍姑娘說道:“謝過大人的抬愛,小女子便奉上一舞,不知大人喜歡長袖之舞,還是劍擊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