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貪“小便宜”,小心其背後的陷阱
場景1:飛機上,有些人不管自己是否饑渴,不斷地向服務人員提要求。
“免費的,不吃白不吃”的心理讓這些人一次又一次伸出手去。
場景2:在錙銖必較的菜市場上,兩個女人因一條好鯉魚的歸屬權而展開罵戰。
場景3:“人情宴”上,一些家長帶孩子前往,“得把自己隨的‘份子’吃回來”。於是這些家長和自己的小孩專揀貴的往自己碗裏放,哪顧得上敘舊。
……
從表麵上看,這些人占了小便宜,似乎無可厚非。實際上,占小便宜者丟掉了許多美好的東西:他人的尊重沒了,他人的情誼沒了,自己的人格丟了。
於是乎,“有尊嚴地活著”成為泡影。
這些還不是很嚴重,最嚴重的是占小便宜者經常會像貪圖美食的小羊那樣,不可抗拒地陷入狼已經挖好的陷阱。
有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突然在當地成了一位“名人”。因為,在三天之內,他就驚動了銀行、郵局和警方的三十多人。他遇到的每個人幾乎都在試圖阻止他相信“某公司特獎大酬賓”這個騙局,但是怎麼也擋不住他硬要彙錢一試的決心。
事情還得從頭說起:一日,小人物打開郵箱,發現一封郵件,說他中了某公司特等獎,獎品是一輛奔馳車,兌獎條件是他必須買五件本公司產品。他為這天上掉下來的餡餅流了口水,早把以前看到過的騙子的伎倆拋到了九霄雲外。他的彙款行為驚動了銀行,當銀行職員了解情況後,立即通知了警方。民警趕到現場後,竭力阻止他的行為,並揭示騙子的陰謀。小人物表麵上說不會彙錢,可這麼大的便宜,哪能死心?幾天後趁所有人不注意,他給騙子彙了九萬元!結果就不說了,去猜吧,沒好事。
在現實生活中,總有一些自認為“聰明”的人喜歡掩耳盜鈴,幹出一樁又一樁令人啼笑皆非的蠢事,到頭來“名聲在外”,成為周圍人茶餘飯後的“笑料”。
得意可以,切忌在人前忘形
說起得意與忘形,在此不妨和諸位讀者先分享兩個故事。
有一個神話故事,講的是父子倆被囚禁在一座山峰上的洞穴中,為了逃走,他們把鳥兒停駐在洞穴旁脫落的羽毛用蠟黏合在一起,做了兩對巨大的翅膀,想以此飛出高山的洞穴,飛回家中。當他們飛出洞穴的時候,兒子覺得像鳥兒一樣在天空遨遊的感覺非常棒,十分得意,便不顧父親的勸告,越飛越高,結果由於太接近太陽了,蠟開始融化,兒子因此喪命。
還有一個故事是京劇中《鍘美案》,戲中陳世美倚仗皇姑和國太的權勢,欺瞞皇帝,不但不認糟糠之妻秦香蓮,而且還想將其置於死地,以免暴露陳世美以前的窮困身份。陳世美更是不把包拯放在眼中,放言自己是皇親國戚,沒人敢招惹他。這個得意之徒的忘形之態溢於言表。但鐵麵無私的包拯可不吃這一套,將這個不知好歹的駙馬斬立決,可謂快哉!
雖然前者是神話,後者是戲文,但同樣令人警醒:人可以得意,切忌忘形,被一時的得意衝昏頭腦,忘乎所以,否則必然自食惡果。
俗話說:“人生苦短,不如意之事常八九。”真有揚眉吐氣的事情,你盡可以“春風得意馬蹄疾”。然而,人們往往有一個這樣的劣根性,即在得意的時候,就容易自我感覺良好,虛榮心膨脹,放浪形骸,無所顧忌,甚至目中無人,覺得老子天下第一,搶盡他人風頭。這也便是達到了“忘形”的極致。於是乎,從此人和事由盛轉衰,甚至一蹶不振,出現樂極生悲的慘痛局麵。
建議世人切記得意而忘形的教訓,有此行為或苗頭者,不妨參考以下建議:
(1)要適當把別人的位置抬高,少賣弄你的小聰明、小智慧。雖然人們大多喜歡聰明能幹的人,但是那些比他們聰明許多,並在他們麵前賣弄小聰明的人是不會受到歡迎的。
(2)在眾人麵前,不要做侃侃而談者,更不要和愛出風頭的人搶著說話。否則,你把別人的“光彩”都搶盡了,他日後有機會了,能不給你“穿小鞋”嗎?
(3)不要固執己見。即使你的想法與眾不同,也不妨委婉地說:“我有一個新的想法。你先聽一聽,看是否可行?”
六種你最好遠離的朋友
“接招!”
“今天,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伴隨著刀光劍影,昔日肝膽相照的友情在冷冷晃動的刀劍下,被分割成一朵朵飛絮——愛、恨、情、仇交織,既有快意複仇的快感,又有痛徹心扉的負罪感。
這是武俠小說中常見的情景?非也!這是生活的真相:被得罪的朋友往往會成為讓你最痛苦的敵人!
朋友是個溫暖的詞彙,可是一旦朋友之間產生了利害衝突,就很難保證這段友誼不會變質。最恐怖的是,密友從你背後用力一擊可能是最致命的,因為在那些親密接觸的日子裏,他們早就掌握了你的“死穴”。
荀子在論人性時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固然有些偏激,但現實生活中的確要在與人打交道時謹慎小心,對朋友不妨多點戒心,考慮一些防患對策,為自己留些“逃生”的餘地,才不至於在事情發生之際追悔莫及。
什麼樣的朋友應該提防呢?
(1)得了便宜還賣乖的。這種人占了你的便宜以後,還說你欠了他的。
(2)無事生非的。這種人總說不膩別人的閑話,聽風就是雨,跟狗仔隊差不多。可以想象背過頭去,你馬上也會成為他的談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