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塵世間,厚而不黑,看透眾人心(2 / 3)

(3)當麵一套,背後一套的。這種人是最可怕的,他永遠不會對你表示出反感,也許某一天你的落魄正是拜他所賜。

(4)言行不一致的。這種人說得到,做不到。與他們交往不要抱有期望,他就算給了承諾,卻永遠也不履行諾言。

(5)嫉妒心特別強的。這種人是埋藏在你身邊的“定時炸彈”,一旦你表現出了你的優秀和不凡,就立刻會點燃他心中的毒火。與這種人交朋友,等於把自己放在一個極其危險的境地。

(6)易踐踏別人自尊心的。這種人為了掩飾自己的自卑心理,就拚命地用糟蹋別人的方式來提高自信。他們幾乎永遠不會說出讚美的話,言出必傷人。

如果不能擊敗你的敵人,那麼就加入他們

在亞熱帶的一個地方,毒蛇的主要食物是青蛙,青蛙卻以有毒的蜈蚣為美食,在青蛙麵前是弱者的蜈蚣卻能夠使比自己體形大得多的毒蛇斃命,一般的毒蛇對蜈蚣都無可奈何。按理說,這三種動物應該水火不容才對。可是有趣的是冬季裏,捕蛇者卻在同一洞穴中發現這三個冤家相安無事地同居一室,和平相處地生活。

看來,這些家夥聰明著呢,不僅懂得弱肉強食,而且還懂得利用自己的克星來自保:如果毒蛇吃掉青蛙,自己就被蜈蚣所殺;而蜈蚣殺死毒蛇,自己就會被青蛙吃掉;青蛙吃掉蜈蚣,自己就成為毒蛇的盤中餐。這樣一來,為了生存,青蛙不吃蜈蚣,以便讓蜈蚣幫助自己抵禦毒蛇;毒蛇不吃青蛙,以便讓青蛙幫助自己抵禦蜈蚣,蜈蚣不殺死毒蛇,以便讓毒蛇幫助自己抵禦青蛙。三者相克又相生,這是一個多麼美妙的平衡局麵。

動物的確有比人聰明的一麵。他們當然知道自己無法擊敗對手,那麼幹脆就加入敵人,構成聯盟,利用敵人的存在為自己創造更好的生存環境。

這種生存的智慧法則同樣適用於人類。在每一天的生活中,誰也不能保證身邊沒有一些潛在的敵人。當你任由自己卷入人際衝突、玩手段、搶功勞、為小事爭吵不休的紛爭中,隻會耗盡你的精力,影響你的生活態度。另外,你還會浪費了原本應該用在正事上的寶貴時間。但是換個角度來思考,如果能努力了解別人的動機,你就會發現你的敵人和你之間的相同點遠比你認識的多。在他身上,有你所缺少的,需要你學習的,而他帶給你的壓力正是一種最難得的動力。你所要做的就是敞開胸懷,讓抵觸情緒徹底消失,坦然地麵對他。

加入敵人,並不是說讓你把他當做最好的朋友,而是走得近些,便於向他學習,以減少自己探索的風險,以較小的付出獲取較大的利益。向敵人學習更有益於審視自我,揚長避短,發揮優勢。換一句話說,加入他,並不是為了認輸和示弱,而是為了知己知彼,運籌帷幄,決勝千裏。

誹謗別人者,先汙染了自己的嘴巴

有人的地方就有謊言。人們三五成群,閑話他人長短:誰有外遇了,誰做買賣被坑了,誰不孝敬老人……結果可想而知,謠言傳來傳去,傳到了當事人耳朵裏,不僅傷害了他,而且大大影響了彼此之間的關係。

長舌遠比三隻手更令人頭痛,謊話說多了就會變成真話,謠言足以隔離親近的朋友。

其實誹謗別人的人無外乎三種:

第一種人是想和談話者套近乎。提醒談話的對方要注意某人或者某群人的潛在危險。在這些中傷的話語背後,實際上你可以聽到:“我跟你說這個,是因為咱們都不是這樣的人。”

第二種人是極度自卑的人。誹謗別人者清楚自己一無所有,他們因為缺少自信而不敢表現自己。他們往往無意識地選擇誹謗那些在某個領域勝過他們的人來平衡自己的心理。

第三種人是拿起手扇自己一耳光的人。一些人談起他們討厭的人的特征:“這個人太自我了”,“那個人是徹頭徹尾的自私鬼”。其實這些缺點恰恰是他自己擁有卻不願意承認更無法接受的東西。

然而,這三種嚼舌之徒卻並不缺乏聽眾,可能聽壞話是一種間接滿足攻擊性的方式。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吧,那些捕風捉影的花邊新聞總在報端長盛不衰。

誹謗他人並不是什麼好事,反而汙染了自己的嘴巴。而製止這種行為似乎並不困難。

習慣性誹謗他人者如有改變之心,不妨參考一下以下方法:

在說他人壞話之前,冷靜下來問自己,是否真的有必要提到這個信息?要知道“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誹謗的話終究會傳到他人耳朵裏。你不妨找點別的事情去做,轉移對他人人格的不滿與憤怒。

當然,誹謗他人者也難免聽到那些背後的中傷之辭。此刻,最好能對自己說:“他就是想讓我生氣,我偏不生氣。”這樣一來,說壞話的人會失去搬弄是非的勁頭。

一對會傾聽的耳朵勝過一張能言善辯的嘴

在一個久遠的年代和一個不知道名字的國度,發生過這樣一件事:國王收到了三個一模一樣的金人,但進貢人要求國王回答一個問題:三個金人哪個最有價值?這個問題難以回答,因為無論是稱重量還是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樣。

最後,一位老臣拿著三根稻草,插入第一個金人耳朵裏,稻草從另一邊耳朵出來了;插入第二個金人的耳朵裏,稻草從嘴巴裏掉出來了;插入第三個金人的耳朵裏,稻草掉進肚子裏了。

老臣說:第三個金人最有價值!第一個金人是前耳朵進,後耳朵出;第二個金人是用耳朵聽了,用嘴巴說出來;第三個金人是用心去傾聽。使者默默無語,答案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