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圍牆外,東張西望,顧盼心上人(1 / 3)

兩情相悅才有愛

某男:我喜歡一個女孩子已經好多年了,但她始終對我不冷不熱,就像是普通朋友。認識她的這幾年裏,她談過幾場戀愛,至今,始終沒有考慮過我,她很快就要結婚了,我是否還應堅持追她。

某女:我一直想和男朋友分手,他堅決不同意。後來我躲開他,試圖斷絕和他的一切來往。但是他發瘋似的聯係我的家人和朋友,並拿自殺來要挾我。

我真的不知道怎麼做,我已經不愛他,若他真因為我出了事,我良心會不安。

某女:十八歲那年我認識了一個男孩,我天真地以為自己找到了真愛,把他看做生命的一切。可十年後,他讓我放手,他說他有了自己的真愛。

真想告訴這些男男女女們你們追求的可不是什麼愛情,純粹是自虐!所謂愛情就是男女雙方互相忽悠,兩情相悅。這就是我們祖先早就知道的道理。

不信,看看《詩經》裏的幾個鏡頭。

鏡頭一:一個漂亮的女孩,跟心愛的男孩在城樓上約會。可是她故意躲了起來,讓他找不著她。男孩撓撓頭,對她的頑皮十分無奈……那個女孩從外麵放牧回來,帶了一根茅草芽送給男孩。男孩很興奮!其實不是因為給他的茅草芽漂亮,而是因為是她送他的。

鏡頭二:清早的野草上,掛著晶瑩的露珠。一個小夥子和一位美麗的姑娘不期而遇。她清新秀雅,正是小夥子所喜歡的那種!而姑娘也對這個玉樹臨風的小夥子一見鍾情。

鏡頭三:死獐子扔在地上,白茅草散落一旁。姑娘春心蕩漾,小夥子也一樣。灌木從中躺著一隻死鹿,白茅草捆成一束。姑娘明豔動人,像塊美玉。哥哥,別使狗叫起來……

這些《詩經》中幸福甜蜜的愛情無不是建立在兩情相悅的基礎之上。兩情相悅是相愛的兩個人在性情之間的相互欣賞,是彼此的眷戀與惦念,是靈魂與靈魂碰撞的火花。

愛情是雙向的,單相思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愛情。隻有在兩情相悅中,才能品嚐到愛情最甜美的果實。

單身需要一個好借口

放眼望去,三四十歲的單身男女隊伍之浩蕩,足足可以從北京排到上海。這些剩男剩女們單身的理由能列成一個本世紀最長的賬單,為了避免給讀者造成一種“老太太的裹腳布”的視覺效果,在此精簡其中一些理由:

挺矛盾的,是選愛情呢,還是選麵包?

寧願做大齡剩女,也不願做短婚棄婦。

喜歡的人不出現,出現的人不喜歡。緣分未到,寧缺毋濫。

不是不想愛,而是有愛卻無力去愛的感覺。

一個人怕孤獨,兩個人怕辜負。

好男人都當別人老公了,好女人也都去當別人老婆了。

容顏易老,流光易拋,嫁好則好,嫁得不好,痛苦難熬。因此不能輕易嫁掉。

因為害怕受傷,所以就選擇先放棄。

歲月在愛情中蹉跎,婚姻卻並沒有因為蹉跎的愛情按期來臨。

與其委屈的戀愛,不如驕傲的單身。

已經太習慣一個人。

……

不知道這些單身的借口是發自內心,還是剩男剩女們給自己的心理安慰。不管怎麼說,這個人群即使不考慮自己,也得替父母想想。家有兒女,三十已過,還嫁不掉,或還未娶妻,那真是火燒眉毛的事情!他們擔心兒女這輩子恐怕要單身,而且還會被那些老大媽們說閑話:“這孩子,是不是有什麼毛病?心理的?身體的……”做剩男剩女的父母真累!

《亮話》主持人洪晃對此頗有見解,她認為現在的剩男剩女們主要有三種活法:天天惦記有個好丈夫或好妻子,都要撓牆了;身邊就有男朋友或女朋友,可總是不滿意,像騎著驢找馬;現在舒舒服服、痛痛快快地活著,吃喝玩樂什麼也不落下,隻有今天,沒有明天。可這三種狀態都很累,不過是累一陣子,累一輩子的區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