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牆頭上,貓言狗語,絮叨小哲學(3 / 3)

斑點狗:“大臣是聰明的,改變自己的腳,比用牛皮把全國的道路都鋪上要容易得多。改變環境是很困難的,但通過改變自己來適應環境卻是容易的。

人類也正是因為適應能力很強,才有了現在一係列翻天覆地的變化。如果人類和一千年,甚至是幾十萬年前的人相比,沒什麼變化,那恐怕我們動物要稱王稱霸了。”

不要倒在找食物的路上

斑點狗遇到兩隻螞蟻。它們想翻越一段牆,尋找牆那頭的食物。一隻螞蟻來到牆腳就毫不猶豫地向上爬去,可是每當它爬到大半時,就會由於勞累和疲倦跌落下來。一次次跌下來,它不氣餒,又迅速地調整一下自己,重新開始向上爬去。

而另一隻螞蟻則是先觀察了一下周圍環境,然後從不遠處的地方繞牆而過。很快,這隻螞蟻繞過牆來到食物前,開始享受起來,而另外一隻還在不停地跌落下去又重新開始。

螞蟻終於累倒在地上。斑點狗讓螞蟻喝了一口主人的蜂蜜,這隻愚蠢的螞蟻才緩過來。

“你知道諸葛亮嗎?”斑點狗問蠢螞蟻。“聽說是人類的奇才。”螞蟻回答說。“但凡聰明人都懂得變通。諸葛亮也不例外。他少年時,曾拜水鏡先生為師。三年拜師期滿,這天早上,先生把大家召集起來說:‘從現在起到午時三刻,誰能想出好主意,並得到我的許可,走出水鏡莊,誰就算學成出師了。’弟子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有的弟子說:‘莊外失火了!我得出去救火。’先生微笑著搖搖頭。有的弟子謊稱:‘家有急事,要速歸。’先生毫不理睬。眼看午時三刻就要到了。諸葛亮腦子一轉,計上心來。隻見他怒氣衝衝地奔到堂前,指著先生的鼻子破口大罵:‘你這先生太刁鑽,盡出歪題害我們,我不當你的弟子了!還我三年的學費!’先生氣得將諸葛亮趕出水鏡莊。

諸葛亮跪在水鏡先生麵前說:‘剛才為了考試,不得已冒犯恩師,弟子甘願受罰!’先生這才恍然大悟,拉起諸葛亮高興地說:“為師教了這麼多徒弟,隻有你真正出師了。’”

斑點狗頓了頓說:“小螞蟻,如果你運用常規方法無法達到目的的時候不妨劍走偏鋒,看你那位同伴,它很聰明,懂得變通。當然,從偏執向變通的蛻變,是一個稍微有點漫長的過程,你最好能堅持三個月以上。最後,祝你成功!”

蠢螞蟻想想斑點狗的話很有道理,拜謝之後,換另一條路找食物去了。

驢子的世界裏,沒有“抱怨”這個詞

懶貓雙手抱頭,蹺起二郎腿,愜意地躺在地上。斑點狗則趴著享受暖暖的陽光。“斑點狗,你了解驢子嗎?”

斑點狗回答說:“據說,在驢子的世界沒有抱怨。它們不但勤勞能幹,還很樂觀呢。我爺爺的爺爺的爺爺和一頭驢是好朋友。聽說,有一天,它不小心掉進一口枯井裏,農夫絞盡腦汁也想不出辦法救出驢子。最後,這位農夫決定放棄,他想這頭驢子年紀大了,不值得大費周折去把它救出來。於是,農夫請來左鄰右舍幫忙一起將井中的驢子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鄰居們開始將泥土鏟進枯井中。當這頭驢子了解到自己的處境時,剛開始叫得很淒慘。但出人意料的是,不一會兒它便安靜下來了。農夫好奇地探頭往井底一看,出現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驚:當鏟進井裏的泥土落在驢子的背部時,驢子的反應是將泥土抖落掉,然後站到泥土堆上麵!就這樣,驢子將大家鏟倒在它身上的泥土全數抖落到井底,然後再站上去。慢慢地,這隻驢子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後,在眾人驚訝的表情中快步地跑開了!”

斑點狗剛講完,懶貓便開始了它的一番感慨:“如果驢子麵臨當時的困境不是積極地爭取而隻是在井底抱怨的話,它就會永遠被埋在那裏了。其實,抱怨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抱怨恰恰是滋生一切問題的根源。我的主人最近總愛抱怨,我給她開出了一劑根治抱怨的藥物。”

斑點狗用舌頭舔了舔懶貓,問它:“我倒想聽聽呢,我們家愛抱怨的人,正好也借用此藥。”

懶貓開口:“你可聽好了:

“(1)寫下發生在你身上的五件事,寫下其中你的抱怨。並認真想想對照自己寫的內容,抱怨能真正幫你解決問題嗎?

“(2)找出一直困擾你的一件事,你要像看電影一樣回憶其中每一個細節,然後把這段過程轉化為滑稽的形式。

“(3)在一張紙上盡快地寫出你所有的感覺,把你的每一個意見、思想和感覺盡情發泄在紙上,當你全部發泄完之後,把紙撕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