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知道這東西難得,一開始並沒有抱希望去尋,陰差陽錯到她這裏,隻能說是十足的緣分。
顧妍取了些番椒籽移植到花盆裏,放入暖房,想先試著先種上一種。
畢竟有些菜品是用的幹辣子,而有些卻是要用新鮮番椒才能做的出來,包括醬料、泡椒還有酸菜……那滋味,想過便能讓人口齒生津。
然而沒等番椒抽芽,顧妤便從田莊上回來了。
元宵過後,她又與顧四爺還有於氏一道去郊外莊子住了段時日。
四房一家都知曉他們在府裏地位是有些尷尬的,也不去老夫人麵前湊趣賣乖,倒是經常外出采風遊玩,因而一年中有大半時間不在府內。
顧妤送了兩壇酸蘿卜過來,邀著顧婼一道去她書房裏,說是新作了幾幅畫,要和顧婼品評一下,顧妍也跟著去了。
顧妤的書房布置的很簡單,窗明幾淨,掛了幾幅字畫,大多是顧妤自己寫的或是顧四爺所作。高幾上擺著一盆建蘭,清新雅致得很。
顧妤拉著顧婼便到桌案前,上麵已是擺了幾張字畫。她們二人都是與顧四爺學的書法繪畫,彼此又興味相投,聊起來後,顧妍完全插不進話。
她倒是無所謂,看了圈,指著槅扇旁的一隻青花大瓷缸裏插著的畫卷,問道:“四姐,我能看看這些畫嗎?”
顧妤頷首隨她去了,顧妍便隨便抽了幾卷出來。
大多都是些花鳥畫,工筆寫意,也有白描,構圖設色筆觸都不錯,但也看得出稚嫩的痕跡,一板一眼的,少了些靈動隨意行雲流水,人工匠氣還要足些。
應該是顧妤早兩年前作的,她現在的功底可比從前好多了。
顧妍又找了幾卷畫軸嶄新的出來,應該是最近新裱起來的,其中一副軸子上還係了條湖色的係帶。
是這一缸畫卷裏少有的山水畫,畫的地方像是個山峽,兩麵青山圍繞,高聳入雲,潑墨般的頂色,枯萎幹癟的胡楊枝椏,看得出正值嚴寒大雪紛飛時。
山峽的深處黑黑點點一片,似有人頭攢動,而靠著那棵胡楊邊上雙手抱胸的男子,正目光深邃注視著遠方。
玄色衣袍迎風而動,挺拔的身形如那棵瑟瑟的楊樹,總有一種悠遠的意境。
顧妍的目光就留在了那男子身上。
草草幾筆勾勒不出他全部的形容相貌,可那筆筆柔情,經脈相連,意在筆先,神於言外,卻也能瞧出作畫者的忘我和投入。
顧妍想起那日聽顧妤說起,他們回京途中遇大雪封路,是蕭瀝帶了人來疏通的,顧妤還說,未曾見過蕭瀝的真容。
可再看看眼下這幅字畫,其實少女心事早已一目了然了。
顧妍輕輕瞥了眼顧妤。
少女眉眼細膩溫和,初看來或許並不驚豔,擔不得絕色二字,卻讓人倍感舒適,再待仔細一瞧,又有一種難以形容的韻味。
難道說,上一世的因果,就是從這裏開始的?最後終究還是步入了命運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