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原發性骨質疏鬆症(2 / 3)

7.廢用骨骼在長時間製動或失重狀態下,破骨細胞的骨吸收作用占優勢,將促進鈣的溶出。

8.運動骨量與骨機械性負荷關係密切,研究發現,運動能增加血中睾酮和雌二醇的濃度,有助於保持正常的性腺功能,對骨質疏鬆有預防作用。

三、臨床表現

(一)症狀:骨質疏鬆早期可無任何症狀,隨病程發展可出現周身骨痛,以腰背疼痛最為常見。但有的患者可無任何疼痛表現。

(二)體征:脊柱骨變形,出現駝背、身高縮短。

(三)骨折:骨質疏鬆患者常因輕微活動或創傷,如彎腰、負重、摔倒、擠壓而發生骨折,易發生骨折的部位為脊柱。脊柱骨折常由於絕經後骨質疏鬆所致;髖部骨折以老年性骨折常見,後果最為嚴重,患者活動受限和長時間臥床,常由於各種並發症而導致死亡,髖部骨折後一年內死亡率可高達50%。

骨質疏鬆的最大危害就在於各種骨折的發生,盡管大多數骨質疏鬆症並不會直接引起死亡,但是骨質疏鬆症性骨折會使患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導致生活質量下降,給家人和社會帶來很大的負擔。

四、診斷

(一)骨測定

骨密度測定是確定骨質疏鬆的主要手段。骨量減少是引起骨質疏鬆性骨折的一個主要原因,因此,骨量的測定在骨質疏鬆的早期診斷、預測和防治效果評價方麵有重要作用。

1.X線骨片一般表現為骨小梁減少隻能作定性估計,在骨片上能分辨出骨密度降低時,骨量至少已減少30%。因此,對於早期診斷和檢測治療後骨量增加情況意義不大。

2.光子吸收法①單光子吸收測量法:一般常用部位為橈骨和尺骨中遠1/3交界處,該法設備簡單,價格低廉,放射性小,準確性和精確度良好,是目前我國應用較多的測量方法。但此方法不能區分皮質骨和小梁骨,不能測量髖骨含量,隻適用於軟組織少的部位。②雙光子吸收測量法:測量原理與SPA相似,但它可測定中軸,通常為測量部位,準確性和精確均采用放射性物質作為放射源。

3.雙能X線吸收測定隻是放射源是X射線。它是目前國際上最常用的測定骨量的方法,優點是敏感性高,費用低,放射性低且檢查時間短,能進行全身骨掃描。是目前公認的測量骨密度的最佳方法。

4.定量能測定椎體內小梁骨量,最大的優點是能區分骨鬆質和骨密質,可發現髖部和腰椎很小的骨密度改變;缺點是放射性強,精確性和重複性低,費用高。

5.其他定量超聲波,骨活檢等。

骨質疏鬆的骨密度分期:1994年提出了白人婦女關於骨質疏鬆的診斷標準:①正常骨密度:低於正常年輕人骨峰值②骨量減少:在正常年輕人骨峰值l~2.5個標準差之間;③骨質疏鬆症:BM天低於正常年輕人骨峰值2.5個標準差以上;④嚴重骨質疏鬆症:低於正常年輕人骨峰值超過2.5個標準差,並伴發骨折。一般認為,每降低10%,骨折危險性即可增加2倍。

(二)生化檢查機體中一些反映骨吸收的生化指標對了解骨質疏鬆患者骨再建情況有一定的臨床意義。

1.反映骨吸收的指標①空腹尿鈣測定:同時測清晨首次尿鈣,以鈣的比值表示,骨質疏鬆患者骨吸收增加或骨形成減少均可出現空腹尿鈣增加。②尿羥脯氨酸:尿羥脯氨酸是體內各種膠原的降解產物,骨基質的95%由膠原構成,尿羥脯氨酸約50%來自骨的膠原,此比值升高說明骨吸收率增加,是反映骨更新的指標。③血漿抗酒石酸鹽酸性磷酸酶:主要由破骨細胞釋放,是反映破骨細胞活性狀態的敏感指標。

2.反映骨形成的指標①堿性堿酸酶:同工酶骨AKP較敏感,是反映骨代謝指標;②骨鈣素(BGP):是骨骼中含量最高的非膠原蛋白,由成骨細胞分泌,通過BGP的測定可以了解成骨細胞的動態,是骨更新的敏感指標。

(三)分類

將原發性骨質疏鬆分為兩類:I型(絕經後骨質疏鬆)和Ⅱ型(老年性骨質疏鬆)。I型為高轉換型,以骨吸收明顯增加為主,骨丟失速度較快,小梁骨的骨丟失明顯超過皮質骨,以脊柱骨和橈骨遠端骨折最常見;Il型主要為骨形成減少,骨丟失速度較慢,小梁骨和皮質骨的骨量都減少,以脊柱骨和髖部骨折較常見。

五、治療

目前一般將骨質疏鬆症的藥物分為麗大類:以抑製骨吸收為主的骨吸收抑製劑及以促進骨形成為主的骨形成促進劑。

(一)骨吸收抑製劑

1.雌激素是防治絕經後骨質疏鬆症的首選藥物,一般在絕經後5--8年療效最明顯,此法稱為激素替代療法。絕經前後婦女卵巢功能減退,內分泌失調,最終雌激素不足,是造成骨質疏鬆的重要原因。HRT是緩解病因的首選療法,可以抑製骨轉換,減少破骨細胞數量和抑製其活性。副作用主要是絕經後陰道出血,乳腺癌、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率增加以及深靜脈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發生率增加,目前通常的做法是雌激素與孕激素聯合用藥,以降低其用量,減少副作用。對有雌激素依賴性的腫瘤、異常陰道出血、血栓栓塞性疾病等患者應禁用雌激素替代療法。

製劑的選擇一般主張用天然雌激素,應根據情況進行個體化治療,通常需長期補充。目前常用的雌激素有尼爾雌醇、結合雌激素、雌二醇、乙炔雌二醇等。

2.降鈣素是一種由哺乳動物甲狀腺C細胞分泌的32個氨基酸殘基組成的多肽,破骨細胞上有CT受體。CT可以降低破骨細胞的數目和功能,延緩破骨細胞發育成熟,對成骨細胞有一定的刺激作用。CT對高轉換型骨質疏鬆症較適用,副作用少。CT具有中樞性鎮痛作用,對於伴有骨痛的骨質疏鬆症患者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