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足地掌了一百下嘴,方才罷手。
薛靈芸的臉,腫得像貼了一片桃瓣。事情很快傳到曹丕的耳朵裏。那威嚴肅穆的帝王,聽罷太監的講述,已覺火起,後來匆匆地去往夜來閣,看見薛靈芸委屈的模樣,更加心疼不已。他攬著薛靈芸,聲音極盡溫柔:“皇後性子急躁,讓你受委屈了。別哭,朕會好好地疼惜你。”
可薛靈芸要的不是疼惜!
是公道。是信任。
她倔強地抬起頭,目光灼灼地落在曹丕的眉宇間:“皇上,您相信夜來嗎?”
曹丕頓時語塞。若說疼愛,是一定的。但這宮中女子的心思複雜,是非繁多,他不是不清楚,因而寧可都交給皇後去處理,也不願堂堂一國之君糾纏於宮闈的明爭暗鬥裏,所以,素來對這類事情左耳進,右耳出,寧可裝得不計較不在乎,也不願陷進去,去理出什麼頭緒來。說穿了,他對宮中許多妃嬪的品格都不甚了解,哪怕那個人夜夜都伴在枕邊,終日諂媚溫存,始終,也僅僅是流於這些浮華的表麵。
對薛靈芸,亦如此。
所以他答不上來自己到底信不信她。他隻將她看作一朵需要嗬護的花,一枚晶瑩可人的珠子,好好地愛惜著,他想,也足夠了。再沒有一個人,可以像死去的甄妃那樣,值得他去揣摩深究,值得他剖心掏肺地傾誠以待。
薛靈芸便委屈地皺了眉頭:“難道連皇上也覺得夜來是陰險卑鄙之人?”曹丕便回了神,賠笑著摟著薛靈芸,搖頭道:“哪裏的話,朕相信你,朕相信你就是了。”可這態度依然是敷衍,薛靈芸不是看不出來。於是心中的委屈更加翻湧,撅著嘴,開始不說一句話。
曹丕也有些沉默了。
在想起甄妃的時候,他的魂魄便常常不由自主地漂浮起來,心中軟軟綿綿的一處,生出難以忘懷的疼痛。
薛靈芸漸漸覺察到身邊男子的異樣,半是狐疑半是怯懦地將嘴唇一咬,雙眉微蹙,問:“皇上您有心事?”
嗬。心事。存在了多少時日已經根深蒂固的心事了。是說不得,解不開的。但是轉臉看到懷中女子麵容狼狽,卻還要巴巴地望著自己,仿佛是在期待自己將心扉敞開。那純澈的眼神,是多麼難能可貴。他不禁心中一動,力道又緊了三分,像是要把對方揉進自己的血液裏。
那一夜,夜色澄明。
曹丕宿於夜來閣中,芙蓉帳暖春宵如千金,幾度雲雨巫山的纏綿,將世間風月都比得暗淡無光。他忘記了,他原本已經派人傳話要擺駕懿寧宮的。而那盛裝的郭後在宮門前佇立了一炷香又一炷香的時間,看月隱花殘,最終,仍是空等。
再過了兩天。
薛靈芸臉上的紅腫漸漸消退了,隻留下輕微的印痕。而那時,蒼見優的傷勢亦痊愈,剛回宮複職,便聽見有人議論皇後掌摑薛靈芸一事,他不禁心中記掛,便特地兜了圈,去了夜來閣。
可是,嘴上卻說,隻是順路經過。
薛靈芸一看見蒼見優,便想起紅萱說在中郎將府看見血書一事,心裏頓時堵得慌。她決意要向他問個明白,好過擱在心裏胡亂猜測。她便邀他在院子裏坐著,悠悠地說道:“我進宮的那天夜裏,看到有人從宮門附近最高的一座塔樓上掉下來。蒼少將可知道此事?”
蒼見優臉色微變,低頭喝了一口茶,道:“昭儀是眼花了吧?”
“那血書你又如何解釋?”
薛靈芸突然激動起來,站著望著蒼見優。蒼見優眼神一凜,沒想到薛靈芸竟會提起血書一事。再想起那天紅萱來探望他的時候所發生的事,心中明白了八成,便壓低了嗓音,道:“事不關己,己不勞心。昭儀入宮這麼久了,應該懂得這個道理。”
薛靈芸皺著眉頭:“我隻是,想聽實話。”
蒼見優錯愕,卻還是口硬,道:“說得出口的,未必是實話。”薛靈芸卻瞪大了眼睛,嚴肅道:“但說的人是你,聽的人,是我。”仿佛就是在間接地詢問對方,難道你對我也不肯說實話嗎。蒼見優隻覺得心裏有一種軟綿綿的疼痛,站起身,道:“血書是我藏起來的,屍體也是我派人暗中運走,並且,我命令當天在場的侍衛不可將消息泄露,所以,這麼久了,那件事情,就好像沒有發生過一樣。”
突然沉默。
蒼見優還是說了。事到如今他不得不承認,在薛靈芸的麵前,他總是藏不住話,他真怕她要他將心挖了,將舌頭割了,不知道他是不是也要照做呢。
薛靈芸恍然大悟。
原來,在青棉墜樓的當天淩晨,便已經有羽林騎在巡邏的時候發現了,他們通報了蒼見優,蒼見優趕到現場,在青棉的身上搜出尚未開啟的一封信,他看過內容,知道矛頭是指向皇後的,他便派人趁夜將屍體移出宮外,並且勒令不可將此事泄露出去。紅萱和短歌都曾以為是躲在暗處的惡勢力從中做了手腳,害怕觸到更大的陰謀,因而不敢再輕舉妄動,誰知道,那未知的神秘人原來就是蒼見優,而他的目的,也不過是想要維護皇後。而當初薛靈芸之所以會在蒼見優的身上嗅到七日香的味道,也正是因為他接觸過青棉的屍體。
而蒼見優冒著知情不報的風險將事情壓下來,如此這般地維護皇後,也是因為皇後素來便欣賞並器重他。
他說:“皇後於我,有知遇之恩。”
當初,雖說蒼見優曾在混亂中救過郭後的性命,但後來若不是郭後屢次地提拔,他便不會有今日羽林中郎將這個頭銜。他並不居功,反倒感恩,對郭後敬重擁護有加。他反問薛靈芸:“如今皇後母儀天下,將後宮治理得井井有條,又怎能為了那一封不知是真是假的告密信,再興起軒然的大波呢?”
“但若那信的內容是真的呢?”薛靈芸依然步步緊逼,“如果真是皇後誣陷甄妃,難道就要顛倒黑白掩蓋真相?這樣做,對甄妃公平嗎?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所做的事情負責,哪怕她是皇後,也不能逃脫。”
又是一陣沉默。
蒼見優自知理虧,已然無從辯駁。談話去到最尷尬的境地,隻餘下無邊的暗湧,各懷心事的思量與糾纏。
最終不歡而散。
這時候,他們卻都沒有察覺,躲在院牆的背後,在雕花的鏤空窗格後露出一副沉重表情的女子,手中一壺沁涼的酒,已然握得隱隱發燙。
錦帶雜花鈿,羅衣垂綠川。
鸞鳳池的荷花都開放的時候,滿目皆是肥碩的白與稚嫩的粉,碧綠蓮葉接天,不斷有蜻蜓蝴蝶競相飛舞,那景致,美得令人窒息。
薛靈芸遠遠地便看見了涼亭裏的莫瓊樹,麵前的石桌上鋪了一張潔白的絲絹,用玉鐲子壓著上角,旁邊有筆墨和硯台。薛靈芸見她握筆輕輕地蘸了墨,卻突然皺起眉頭,道:“浮煙,這墨不夠濃呢。”
浮煙道:“奴婢已經盡量少兌水了,大約是這墨不好吧。”
“在磨墨的時候加入洗衣用的胰子,便可使墨更濃而不易化。”薛靈芸一邊說著,一邊款款地步入涼亭,行禮道,“薛靈芸見過莫夫人。”
莫瓊樹狐疑:“此法本宮從未聽說。”
“夜來舊時在家鄉曾替書塾做過雜務,老夫子便是那樣教的,夜來看過,的確是比隻加清水磨出來的墨更為濃鬱。”
莫瓊樹嫣然一笑,對浮煙道:“你可記好了?”
“是。”浮煙點頭。
不過薛靈芸倒是對這難得的笑容多了幾分期待,這大概還是第一次莫瓊樹收起了她的冷傲,以讚賞的口氣說話:“在書塾做雜務?嗬,在後宮之中,像薛昭儀這樣不隱瞞自己低微出身的人,倒真是不多見。”
薛靈芸便笑:“夜來本就是鄉野女子,何必隱瞞。皇上知道,宮裏有許多人也是知道的。”
莫瓊樹站起身,讓浮煙收了筆墨,道:“本宮累了,薛昭儀請自便。”薛靈芸正欲行禮,卻見麵前的美人兒腳步一顫,如風箏般向後倒去。宮女們都慌了,七手八腳地將莫瓊樹攙著,薛靈芸亦趕忙差紅萱去傳太醫,自己便跟著去了景嵐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