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千金散盡(一)(1 / 2)

賀遂兆又說了些唐國公交代下的班師之事,因朝中催得緊,不好耽擱,故即便是杜如晦鞭傷未愈,也最多再歇個兩日,便要回府衙忙碌。交代了一應吩咐,賀遂兆也不好多留,匆匆辭過。

臨行又想起一事,“楊玄感兵敗前,我曾遣了人去接應李密,哪知兵亂之時竟離散了,再去尋他,已全然無蹤影,至今未有消息。”

杜如晦沉默了半晌不語,最終淡淡道,“再去尋,務必要尋到。他倘若未生異心,便待之如常,倘已存了他想……”

賀遂兆點了點頭,“我自省得。”說完也不打那些個虛禮,隨意一拱手便走。

待他出了門,穆清從屏風後頭轉出來,再看杜如晦的眉目,仍是和煦溫厚,謙和溫柔地笑著,向她伸出一隻手,倒教她疑惑剛才聽到的一切皆是幻聽。

過了兩日,杜如晦果然要往留守府衙去了。早起穆清驗視過他背上的傷,見大多已結痂,有些痂皮已脫落,露出粉紅的新肉。和著深色的痂皮,似一條長蟲歪歪斜斜地爬在背上,瞧著觸目驚心。她替他重又塗抹過新藥,待半幹了才穿上衣袍,又殷殷嘮叨了幾句,不教他肩頭上吃力。

杜如晦臨走前,囑她盡快將這宅子中要帶走的物什收拾了,也就是兩日的盤桓,料理處置些事,便要啟程。又說今晚晚歸,讓她自先歇著,莫要等。

他出門後,穆清在前院後院轉了兩圈,瞧著也沒甚麼好收拾的,帶來的財物也散盡了,終究不過是些衣物和日常所用的罷了,還有多添出的一口人,是初到弘化郡時買來的一個小丫頭。年紀與阿雲阿月相仿,問過她可願意自歸去,她卻道不知父母親族何在,是自小被賣出來的,原也吃過些苦,如今跟了娘子好容易舒心些,再不願走的。穆清見她實在勤懇,便依著阿雲阿月的名,順勢將她喚作阿星,收在了身邊。

午時剛過,又有人叩門,阿柳開門,來的竟是長史夫人。穆清在正屋內正收拾著,隔著院子便見著她一臉焦急的模樣,一時想到那日隔著屏風聽見的杜如晦與賀遂兆所說的話,不由歎息一聲,起身堆起笑,迎上前去。

“妹妹這就要走了麼?如何也不早來告訴一聲。”長史夫人自覺著與穆清熟稔,也不對禮,麵帶嗔怪道。身後的婢女牽著她那如珠如寶的幼子,那孩子倒是乖覺,見著她,稚聲稚氣地道:“姑姑安好。”

穆清心頭倒是一酸,差點沒歎出聲來。看長史夫人眼下這情狀,張長史應還未出事。“我也是才剛得的消息,比姊姊快不了幾個時辰。這正慌手慌腳的收拾著呢。”說著忙喚了阿星倒來茶水。“我這裏正亂著,也不及製那酸梅酪,隻得委屈姊姊飲幾口粗茶了。”

長史夫人倒並不介意,隻一味的絮叨著不舍的話。她為人雖庸俗虛浮,心眼實不壞的,到底是個平常的婦道人家罷了。想起今早杜如晦臨走前的囑咐,那就是今晚,她便要遭受一場切膚剜心的傷痛,而這場離殤,與她全脫不開幹係。想到此處,穆清驀地心驚,倘或唐國公再狠心些,隻怕連這母子二人亦不能幸免。

“妹妹可莫要疏忽,子息自是最要緊的。”穆清回過神來時,她正壓低了聲音,密切道:“眼下固然年輕,可終究能年輕個幾年?姊姊也是苦過來的,聽一句勸,趕緊多生幾個孩子才是正經。”

她猶在操著這份心,穆清心頭一片苦笑,腦中急轉,吞吞吐吐道:“正是這個理。隻是,隻是此事上我亦無法。前幾日聽人說,城北有位神婆,專會弄作這些的,我便私心想著,要去拜會一次。偏我又怕得緊,在此地又無個能貼心說話的人,思來想去,也隻有姊姊了……”

長史夫人皺眉說,“我怎的從未聽過。”旋即又有了幾分高興,“說不得要由我陪妹妹這一遭的。”

“那便先多謝姊姊了。”穆清忙扯起滿臉的笑意,低聲說:“隻白日裏教人瞧見了不好,我因不日要走,已著急托人說定了今日晚間,待起了更,便去往一求。且聽聞那神婆扶乩奇準,不若將小郎一同帶來,觀觀麵相,如何?”

長史夫人連聲應了,二人悄聲說定了今夜相見的時辰和地方,穆清又叮嚀再三,萬不可再告訴第二人的,聽她定定地答應了,方才安心。再說過一會子話,長史夫人便辭了先行回府。穆清心中替她感懷了一回,與阿柳道:“她終也是叫那些虛妄的名利荼毒了,可見名利二字甚是利害,堪比毒藥利刃。”

阿柳哪裏懂這些,聽得雲裏霧裏,出去點頭,也不知道該應甚麼。

入夜後,杜如晦果真未歸,穆清使了阿柳去坊前望過,留守府衙尚燈火通明,確是今晚不錯的了。不久戌時已至,守更點的人已報過一更。穆清喚來阿達,令他往城北她與長史夫人約定之處悄悄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