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千金散盡(五)(1 / 2)

大興城的李秀寧早聽聞了英華的名頭,曾聽母親竇夫人提過,待她及笄便要收作二郎的妾室,她尚暗自惋惜了一陣。如今忽聽得英華要來投她,自是喜不自勝,連夜寫了書信催促。

一過寒食,穆清便趕著替她收拾,英華利落,倒無甚好裝點的。次日一早,將她送至東城門口,因城門樓上倒懸過屍首,穆清心中膈應,離了城門百來步,便停駐了,心想著該是幾年不得相見了,難免囉嗦一陣,隻恨不能囑咐得麵麵俱到。

正說著,後頭追上來一匹烏黑高壯的馬,李世民策著白蹄烏疾風般趕上前來。穆清識趣兒,收了話頭,隻退在一邊望候。

卻見他一把帶住馬韁,縱身躍下,直直地將韁繩往英華手中推塞。“帶了白蹄烏去。”說完又探手至她腰間,英華尚未來得及醒神,腰間的佩劍上的烏木掛飾已被他摘去。“你這白蹄烏便隨了我去。”

英華也不同他扭捏,輕輕拍了拍白蹄烏的脖子,翻身上馬,握住韁繩回頭向他粲然一笑,“待我歸來,替你征戰天下。”明眸皓齒竟是一塵不染的模樣,烏發飛揚,銀環閃動,英姿動人。

穆清在不遠處瞧著,亦情不自已地被她那明悅的一笑打動,心內悵然,原是一對璧人,再尋不出這般相稱的了,若非門第,若非為了這天下謀,早該相攜相伴。眼見英華已出了城門馳遠,穆清遙向李世民一欠身,自先回了,走出老遠,回頭仍見他佇立於城門口。

英華不在,整個宅子都覺消停,日間杜如晦不在時,宅中隻有家仆小聲說話,悉索走動的動靜,穆清素好靜,尚能自得,眾仆卻好一陣不慣。尤其阿雲,英華在時她整日慌亂擔心,現下猛不防空閑了,萬般別扭。

仲春已至,繁花齊放,鳥雀啁啾。近日倒異常的安生,唐國公自回了東都,愈發肆無忌憚地貪飲圖樂,呼朋喚友地開宴,另兼不時收受些賄賂,府中常連日樂舞鼓瑟相聞,香衣雲鬢充斥。有那幾次,杜如晦自唐國公府歸來,穆清總能嗅著些脂粉香氣,她也不氣悶,隻笑嘻嘻地調笑他幾句,便打發了去沐浴更衣。

這一日,阿柳自市中覓得了鮮筍,穆清許久不見這江南產物,生怕廚娘烹製不善,暴殄天物,故親自挽袖治了一道燜筍。

待晚膳時分,珍重捧出予杜如晦嚐了。“我記得你幼時便愛這鮮筍。”他邊吃邊笑說。

“那時阿母卻不許我多食,怕食多了損傷脾胃。”她悵然若失地憶道。

杜如晦放下手中的銀箸,去握她的手。“過幾日,往江南一行如何?”

穆清挑了挑眉,當下以為他說笑,再觀他的神色,卻不似頑笑。“唐國公府那邊……”她遲疑道。

“犬馬聲色,宴飲醉酒的事,向來容易,哪用人輔佐。而今高句麗戰事將近收尾,不日班師回朝,唐國公的調令便要下了,待那時……”他停頓了一息,並不往下說去。

“待那時如何?”穆清追問道。

他放開她的手,又執起銀箸,替她布了一箸鮮筍,含糊道:“且趁著眼前的空餘,陪你走這一遭,了一了你的夙願。”

提及這個,穆清便再無心他顧,一心一念地籌措起回鄉的事來。第二日說予阿柳聽,阿柳雖無親友故交在江南,到底是思鄉情切,歡喜得眼角激出了一片淚花。

不出三兩日,杜如晦再不往外去,****守在宅中,親自敦促著人收拾行囊,足收拾出三車物什來,多為穆清日常慣用的。“又不是頭一次出門,且去去便回的,何須這般細瑣。”穆清望著麵前這一堆物件,大到被褥寢具,帷幔席帳,細到日常懸掛的銀球香囊,樣樣俱全。

“這正往暑天裏過的,要這東西作甚?”她附身拿起一隻銅鏨花雲蝠梅花紋暖爐疑問道。

杜如晦拿過她手中的暖爐,重新放回原處,“有備無患。你且不必理會這許多,隻管打點了那些日常要吃的藥便可。”

說到藥,她略顯了窘態,生怕他再細問下去,忙丟開手邊這些雜物,自尋阿柳去說話。

一切俱裝點妥當後,因阿柳已是雙身,怕路途顛簸,難免行得慢些,杜如晦便使阿達與她一車先行了。又過了三五日,三月初八日,正宜出行,杜齊並另一小廝趕車,攜雲、月、星三婢同行,直往餘杭。杜如晦要先往淮陽郡與四處探尋李密蹤跡的賀遂兆彙合,故穆清更換了男子裝束,棄車策馬,與他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