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非洲的壯美與警示(4)(2 / 3)

非法的交易讓我們避而遠之,合法的交易我們何樂而不為。路過一家很大的非洲工藝品交易市場,熱情的黑人朋友把我們引進一間碩大的展廳,一眼望不到邊的攤位上擺滿了木雕、泥塑、繪畫、編織品,都以表現非洲的原始生態和非洲人的生活為內容,古樸敦厚,栩栩如生。覺醒的黑人兄弟是做買賣的高手,手拿計算器,穿梭在遊人之間,討價還價中堅強不屈。我最喜歡被稱為“黑象牙”的黑木雕,隻是價格不菲,大一點的幾百美元,小一點的也要幾十美元。一位黑人兄弟指著一對對的黑木雕人對我喊著:“爸爸!媽媽!”我看那男的高大剽悍女的窈窕有致,不禁掏了腰包。接著又買了幾幅畫在樹皮上的畫。我看同行的老記們都是大有斬獲,滿載而歸。開車後,有人建議,回國後用這次所購的非洲工藝品辦個展銷會,大概可以收回成本。自然是笑談,跨海越洋地挑選的珍寶,怎麼舍得再賣掉呢!

也許,對我來說這次肯尼亞最大的收獲是參觀內羅畢郊區的卡倫博物館。我對丹麥女作家卡倫的了解是因為那部在1985年得過七項奧斯卡金獎的美國電影《走出非洲》,它改編自她的自傳體的同名小說。卡倫·布利克森生於1885年,卒於1962年,這部小說使她譽滿全球。那部同名電影讓卡倫哀婉的人生故事感動了整個世界。

好萊塢的大影星梅麗爾·斯特裏扮演的女主人公卡倫是一位丹麥的富家女,她美麗、聰穎,性情深沉,感情豐富,但虛榮心很強。為了博得男爵夫人的稱號,她遠渡重洋跑到非洲和表兄布利克森男爵結婚。卡倫對非洲的原始生態和野生動物十分感興趣,還和當地土著人建立了濃厚的友誼。有一次她誤入非洲的原始森林,被正在狩獵的英國英俊的男貴族丹尼斯從獅口救下,從此兩人成了朋友。卡倫的丈夫布利克森生活放蕩不羈,並因此染上了梅毒,還傳染給了自己的妻子。卡倫不得不回丹麥治病,等她歸來後,布利克森又離家出走了。兩人的婚姻名存實亡。在她最困難的時候,丹尼斯又來到她的身旁,陪著她遊曆非洲大草原,幫助她經營咖啡園,還為土著人辦了一所學校。然而好景不長,1930年即將收獲的咖啡園慘遭大火,幾乎化為灰燼。打算和卡倫長期廝守的丹尼斯駕馭的飛機墜入山穀,他撞山而亡。在經營破產和親人離去的雙重打擊下,卡倫不得不告別曾留下她青春歲月的美麗非洲,滿懷哀怨和悵惘地離開了這片曾給她無盡的快樂和痛苦的大地……

“斯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我們來到了卡倫的故居,也是電影《走出非洲》的拍攝地。這裏曾是一個6000英畝的咖啡園,1931年卡倫回國後把它賣給了別人。1963年肯尼亞獨立後,丹麥政府購買了當年卡倫住過的老房子和周圍的六英畝土地,然後贈給了肯尼亞政府,1985年肯尼亞政府正式在這裏建起了卡倫故居博物館。卡倫在《走出非洲》的那部書裏是這樣描寫這個地方的:

“我在非洲的農場坐落在恩貢山脈的山腳下、海拔6000英尺的高原上,赤道在農場以北100英裏處橫穿高原。因此,白天你會感到自己登臨高處,離太陽很近,可是拂曉和黃昏,天清氣爽,幽靜宜人;夜裏則冷颼颼的。

“地理位置和所處高度使這裏景致蓋世絕倫。它既無任何臃腫處,也絲毫不顯得奢華。這是地地道道的非洲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