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輔導孩子學習,是令家長們最感頭疼的一件事。當今,每對夫妻隻能生育一個孩子,與此同時,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許多家長都把對未來的一切希望寄托在了孩子身上。大家“望子成龍”,到了望眼欲穿的地步。於是,自覺不自覺地擔負起了輔導孩子學習的重任,而且樂此不疲。
那麼,應如何輔導孩子學習呢?最近幾年來,有些家長從孩子入學開始,就扮演了“陪太子讀書”的角色:陪孩子寫作業,甚至代替孩子寫作業。當孩子年級不斷升高,終至家長限於自身的知識水平而不能再幫孩子寫作業時,他們便陷入了極度的苦惱之中:或埋怨孩子不爭氣,或痛恨自己無計可施,甚至由此生出無名之火,對孩子大發雷霆。顯而易見,這樣輔導孩子學習是不可取的。這樣不僅收不到任何效果,而且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利於他們人格的形成與發展。我認為輔導孩子學習必須走出這樣的誤區,必須在培養孩子學習的自覺意識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上下功夫。
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指導思想。必須看到,無論是為父者還是為母者,凡做家長的,都各有一堆工作和家務,都各有自己的理想和事業上的追求。如果在輔導孩子方麵耗費了過多的時間、精力而影響了工作和事業,實在有礙於社會的發展與進步。還要看到,孩子的學習任務主要是在學校裏完成的。如果不尊重教師的辛勤勞動,不肯定教師的教學成果,不鼓勵孩子在校期間認真學習,而是一味希望通過自己的輔導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那就可以說,你的本事再大,也不可能達到目的。因此,家長的任務不是代替教師為孩子授課,更不是代替孩子完成學習任務,而是給孩子以適當的點撥,鞏固孩子在校期間的學習成果。這就決定了家長必須在培養孩子學習的自覺意識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上下功夫。
其次,要運用正確的方式方法。結合自己輔導孩子學習的實踐與體會,我認為,主要應掌握並用好以下五把鑰匙:
第一把鑰匙:輸入動力。任何孩子,都有好玩、好鬧的天性,都容易在很短的時間內發生興趣點的轉移。要使孩子在成長期間克服他們特有的弱點,做到長期堅持不懈地好好學習,就要使他們具有遠大的理想。樹立“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信念。而這,正是他們形成和保持學習熱情的最大動力。我作為家長,就十分注重對孩子進行這方麵的教育。①向孩子講述自己由一個農村娃到一名大學生、再到一名國企幹部的成長和奮鬥經曆;②買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書籍讓她讀,並要求她寫讀後感,提高她的思想境界;③經常地、隨機地向她講一些中國近代史的內容,告訴她一個國家落後就要挨打的道理等。
第二把鑰匙:培養作風。即培養孩子艱苦奮鬥,忠實勤奮的作風,要求孩子辦事不能拖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今天的事情不留待明天做。我自己長期從事文字工作,在遣詞造句和做文章方麵有特長,孩子由此認為我是個“活字典”。有一段時期,逢遇不認識的字或不會解釋的詞就問我。我開始十分樂意告訴她,但後來我發覺,她的依賴心理越來越強,於是我不再告訴她,而逼迫她查字典、查詞典。這樣一來,寫作業的時間相對拉長了,她的煩勁一上來,或有夥伴來找她,她就想撂下作業出去玩。但我決不允許,必得她做完作業後才放她出門。剛開始的時候,她很不習慣,甚至跟大人鬧氣,但時間一長,她也就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