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開啟孩子學習之門的五把鑰匙(2 / 2)

第三把鑰匙:引發興趣。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學生隻有對學習有興趣,才肯於在學習上用功夫?隻有對每門課程都有興趣,才能把每門課程學好。我家孩子自上中學後,一度對理科興趣高,對文科興趣低。考試之後,語文、政治、曆史等科目的成績不十分理想。在這種情況下,我不是埋怨她、責罵她,而是找來《雷鋒之歌》等名文名詩讓她學習和朗讀。在一種十分濃厚的藝術氛圍的熏陶中,她漸漸對文科產生了興趣,學習成績也逐步提高。在此基礎上,我進一步鼓勵她由多讀到多寫。在老師交給她代表班集體去演講等任務時,我不僅要求她必須把演講稿寫好,而且教她一些如何運用語氣、手勢等方麵的知識,終於使她較好地完成了任務。她也在這樣的錘煉中,增強了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第四把鑰匙:啟迪悟性。這就是說,輔導孩子學習不要直來直去,而是要逐層啟發,增強孩子思維的靈活性。有一次,孩子在解一道數學題時遇到了困難。她就在那裏鼓鼓搗搗,搞得滿頭大汗也無所獲,便請我幫她解。我看了那道題後,不是立刻幫她解題,而是要求她先把有關的公式和定理列出來,然後看看剛才解題時哪些用上了,哪些沒用上,沒用上的現在可否用,能不能在公式和定理的交叉運用中找到與剛才不同的解題思路。這樣一來,她很快把那道題解出來了。但是,她很不服氣,因為解題的路子全變了。她說:“不是條條大路通羅馬嗎?為什麼剛才那條路就通不到羅馬,而現在這條路就通了呢?”看著她幼稚的樣子,我笑了。我說:“人們說條條大路通羅馬,隻是說通往羅馬的路很多,但不會每條路都通羅馬。如果你走了與去羅馬的相反的方向,或雖然方向對但半途走偏了,你還能到羅馬嗎?”我這樣一說,她也笑了,並不住地點頭說:“看來解題要思路開闊,不能鑽牛角尖。”

第五把鑰匙:授予方法。孩子能不能把學習搞好,有一個是不是努力的問題,也有一個方法對不對的問題。家長輔導孩子學習,一個很重要的方麵,就是幫孩子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有一次,我家孩子政治沒有考好,回家就哭了。當時,這與她對文科學習興趣較低有關,也與她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有關。當我意識到這一問題後,就讓她把政治書拿出來,給她講一講學政治的方法。我對她說,學習政治要使勁兒背,但光靠死記硬背還不行,還必須理清思路、理解內容。我讓她將整整一章通讀下來,然後幫她從宏觀到微觀地進行分析:這一章主要講的是什麼,分成幾個方麵去講的,在講某一方麵時,哪裏是觀點,哪裏是舉例論證……幫她作過分析之後,我又告訴她,此後學政治時,對於每一個章節都要作一番這樣的分析,以找到要點和重點,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逮著什麼背什麼。經過這樣的輔導,她漸漸找到了竅門,學政治不覺困難了,考試成績也逐步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