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苗醫解毒法舉要(1 / 3)

概述

用毒與解毒是一對孿生兄弟。自古以來,苗疆用毒令人談虎色變,而其解毒之術也堪稱一絕。流傳甚廣的放蠱巫術和解蠱求生實際上也是放毒和解毒的鬥爭過程。

在苗族醫學中,毒有廣義和狹義之別。廣義之毒是泛指引起人體不協調的各種因素,而狹義之毒則是指由於外源性的有毒物質進入人體造成對肌體的傷害。把祛毒邪作為治療疾病的主要手段是苗醫治療學的最為重要內容。其祛毒邪的方法也最為豐富,並總結為“治毒九法”,即表毒法、趕毒法、清毒法、敗毒法、解毒法、攻毒法、排毒法和拔毒法,以對應於不同性質、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毒邪。而治毒九法中的解毒法就是針對由於誤用或過量造成藥物或食物中毒而設。不少藥物是有毒藥物,使用過量或個體耐受力的差異或配伍不當等原因都會導致藥物中毒。對某些食物的食用不當、過量、個體差異或食物的配搭不宜也會導致人體中毒。苗醫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總結出了豐富的解毒方法,總體上講是一套具有民族特色的、自成體係的方法。例如苗醫認為解毒的湯液俱宜冷服,忌飲熱湯水及酒,甚至有“飲熱則不可救,見酒必死”之說。事實上熱湯和酒均能加快血液循環,易促進有毒物質的吸收,因而用冷品解毒具有一定的科學道理。

本章收載了苗族民間解除藥物中毒和食物中毒的解毒方法,這些方法都是苗族的經驗總結,大都尚未經過科學驗證,在此介紹的主要目的是為研究者進行驗證和深入探討提供素材和為臨床人員提供借鑒。

本章所收錄的解毒方主要來源於滕建甲主編的《苗家養生秘錄》以及其他一些參考資料。

配伍禁忌

苗醫在用藥時總結了不少的配伍禁忌,並編成順口溜在民間流傳。現收錄部分如下:

若要死得凶,蜂糖兌火蔥。

若要死得快,蜂糖兌韭菜。

若要死得急,甘草兌鮮魚。

莫要認為香,楊柳反雞湯。

甘草專反雞和魚,川芎不能見烏兜。

草烏腳蓮毒性大,與酒同用毒更凶。

岩豆藤反白芷、川芎、佩蘭、炙幹草。

枇杷葉反茶葉、一枝蒿、一點血。

見血飛、土茯苓、白及、羊耳風(枸杞)不能混用。

芙蓉花反魚。

團魚反蔊菜。

蝌蚪反椿芽。

黔西北地區有“二十九畏毒反歌”,如“石葦不合鏵頭草,內服外用非尋常。蜈蚣怕合地風蟲,諸蛇休見灶馬子”。

用藥禁忌

對於一些特殊群體和特殊疾病苗醫也有一些用藥禁忌,總體上有“孕婦忌通散,老弱怕強攻,酸澀多忌嘴,生冷莫亂用”之說。主要是指對於懷孕婦女要忌用通經散血的藥物以防損傷胎氣造成流產;體弱之人不宜用藥性猛烈的攻毒藥;在用藥期間應忌生冷酸澀。本訣也反映出對孕婦用藥的高度重視,但西部苗醫的妊娠禁忌歌則更為具體。歌中唱道:

螈斑水蛭地膽蟲,烏頭附子配天雄。

蹲躅野葛螻蛄類,烏啄側子及虻蟲。

牛萸水銀並馬豆,大戟蛇蛻與蜈蚣。

牛膝藜蘆並薏苡,金石錫粉及雌雄。

牙硝芒硝牡丹桂,蜥蠍飛生及蟅蟲。

代赭蚱蟬胡粉麝,芫花薇銜草三棱。

槐子牽牛並皂角,桃全蠐螬和蘆根。

黨根鹵砂與幹漆,亭長波流茼草中。

瞿麥閭茹蟹爪甲,蝟皮赤箭赤紅頭。

馬刀石蠶衣魚等,半夏南星通草同。

幹薑蒜皮及雞子,驢肉兔肉不須共。

切記婦人產前忌,此歌宜記在心中。

解藥物中毒法

(一)解百毒藥(廣譜解毒)

凡服藥過量致中毒時會產生各種中毒現象,如致生瘡毒,頭腫如鬥,唇破流血,或心口脹悶,或肚腹疼痛,或瀉痢不止,或血尿淋漓,甚至呼吸不暢,四肢厥逆,昏迷不醒等,嚴重者如不及時搶救將導致死亡。解百毒即為一種適應麵較廣的解毒方法,特別是在不知致毒物質和緊急中缺乏針對性的解毒藥物的情況下可選用該類藥物。

(1)地漿水:於幹淨地上(黃土地更好)挖3尺深,倒水1桶,用棍攪動,過一個時辰,取其上清液,名曰地漿水,可解百毒。凡食隔夜果餅、菜蔬、茶水、酒漿等物,或飲用田塘、溪澗、井溝之水,誤中無名百毒者,取飲數碗,極為簡單(要求愈後戒食鱔魚)。

(2)爬牆草搗爛,煎湯冷服,能解百毒。

(3)生甘草40克,煎湯服,每天多次。

(4)生甘草40克,黃芩20克,澤瀉10克,黃連、幹薑、清半夏各6克。水煎,分2次服。

(5)外用苦參60克,水煎,先熏後洗,每天2次。用藥3~7天。

(6)用小黑豆、綠豆各500克,煮濃汁,放冷服,服之即解。

(7)甘草熬膏,日服數次,解毒如神。雖然瀉痢,亦無妨也。

(8)糯米糖食之即解,或食白砂糖亦可。

(9)如氣已絕,隻要心間溫暖者,乃是熱物所犯,隻要用防風60克,煎水冷服,即活。

(二)針對性解毒

各種藥物都有其特性,對於患者所中之毒的來源清楚便可進行針對性的解毒。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苗醫積累了豐富的解毒經驗。因此,大凡在使用有毒藥物時都比較慎重,特別在使用劑量上要注意把握。然而人有個體差異非經驗劑量便能完全掌控,故苗醫在使用有毒藥物時一般會先備好解毒藥,以備不時之需。例如六角刺是消食下氣,逐水通便的良藥,但過用則損人正氣,其解毒方法十分簡單,也非常有效,以冷粥一大碗服下即可。因而用藥時先備冷粥待用。不過這些方法大都是收集自苗族民間的經驗傳承,需要今後進一步的科學驗證。

1.解人參毒

人參是補益氣血的佳品,但需適量。長期或過量服用人參後,可引起中毒。中毒後可出現血壓升高,煩躁失眠,神經過敏,食欲減退,晨瀉,皮疹等。

方1.萊菔子25克,香附、柴胡、麥冬、天冬、五味子、遠誌、鉤藤、生甘草各15克,大棗5枚。每日1劑,水煎服,分2次服完。5天為1個療程。一般服用1~3個療程。

方2.甘草50克,水煎,白糖適量,調勻服。或飲用大量糖水。

2.解罌粟殼毒

方1.甘草30克,防風15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服。

方2.半邊蓮9克,萬年青6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服。

3.解砒霜毒

方1.防風9克,黎蘆、膽礬各6克,加水濃煎,1次頓服。

方2.防風30克,磨成細末,冷水衝服。或將防風放於冷水中搗汁服下,效果一樣。

方3.殺白鴨取其鮮血,趁熱灌下,轉眼間,即可化險為夷。

4.解蜈蚣毒

蜈蚣是一味搜風通絡的中藥,有毒。中毒後可見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全身乏力,呼吸急促,周身發冷,昏迷等。

方1.茶水適量,頻頻飲服。

方2.鳳尾草120克,金銀花90克,甘草60克,水煎服。若患者脈緩或呼吸急促,可用人參9克,五味子9克,甘草9克,附子12克,水煎服。

5.解螞蟥中毒

螞蟥又名水蛭,是一種接筋、通絡的藥物,有輕微毒。

此物入腹,久必生子,食人肝血,致腹痛不可忍,麵目黃瘦,不治必死。中毒後可見惡心嘔吐;婦女可出現陰道出血,嚴重時可出現劇烈腹痛,胃腸出血,血尿,昏迷等。

方1.生蜂蜜60克,1次吞服。用藥1次即可無恙。

方2.用桂圓肉包煙油(即煙杆中之油汁),吞之,螞蟥即死,隨從大便而出。

方3.白蜜頻頻服之,至1千克即愈。或食羊肉亦可。

方4.田中泥30克,雄黃6克,為丸,分作4次服,開水送下,其蟲入泥從大便而出。有時螞蟥行至鼻孔,血流不止,隻用田泥泡水一碗,放鼻孔前,螞蟥必然乘泥而下。

方5.活小魚數條,豬油60克,加黃泥共搗為丸,冷開水服下。螞蟥即和泥而下。

方6.青靛10克,調水飲,即瀉出。

方7.黎蘆10克,炒為末,每次水調服3克,必吐出。

方8.綠豆100克,甘草30克,水煎服。若患者腹痛劇烈,可用萬年青9克,半邊蓮6克,水煎服。

6.解鬧羊花中毒

山梔50克,水煎取汁,1次頓服。用藥1~2次可愈。

7.解馬錢子中毒

馬錢子,有大毒。中毒後常見煩躁不安,呼吸急促,麵肌、頸肌有強硬感,抽搐,驚厥,角弓反張,呼吸肌痙攣或停止。

方1.甘草200克,水煎取汁,1次頓服。或甘草10克,黃芩30克。水煎取汁,1次頓服。

方2.蜈蚣3條,全蠍6克。研成細末,1次衝服。

方3.蘇木15克,水煎取汁,1日灌服2次。

8.解斷腸草中毒

斷腸草,又名鉤吻、大茶花、水莽草、黃藤草。中毒後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脹,胸悶心慌,言語不清,視物模糊,吞咽困難,呼吸急促,四肢厥冷,昏迷不醒等。

方1.金銀花100克,紅糖30克,藥搗爛取汁,與紅糖拌勻,1次頓服。用藥1~3次見效。

方2.新鮮羊血或雞鴨血200~300毫升灌服,連服2次。

方3.鮮韭菜500克,鮮鵝不食草120克,共搗爛絞汁服。

方4.鮮水翁樹葉(或花)500~1000克,搗爛絞汁,先服一大半,嘔吐後再服一小半。

方5.黃連6克,黃芩6克,黃柏6克,甘草3克,水煎服。

方6.鬆樹嫩葉250克,蕹菜200克,搗爛絞汁服。

或用鮮蕹菜500克,搗爛絞汁服。

方7.金銀花50克,白糖2克,水煎服。

方8.雞蛋2~3枚,破開,和清油灌入。

方9.黑豆500克,煮濃汁,候冷透飲之即解。

9.解鴉片煙毒

鴉片過量可出現頭昏頭痛,口幹,惡心嘔吐,麵色蒼白,紫紺,出汗,嗜睡,瞳孔似針尖大小;嚴重時可出現抽搐,驚厥,牙關緊閉,角弓反張,昏迷,呼吸極度緩慢,脈搏細弱,血壓下降,皮膚濕冷,瞳孔先大後小,呼吸衰竭。

方1.月石、膽礬、藜蘆、黃芩各15克。前兩味藥研成細末,後兩味藥水煎取汁,衝服藥末。服藥1次,吐後即愈。

方2.鮮鳳尾草12~15克,搗爛,加地漿水拌勻絞汁服。

方3.用真南硼砂冷水調服。可以立解。

方4.清油灌之,立解。緣鴉片粘滯腸胃,見油即散也。

10.解木瓜中毒

木瓜食用過量,可致舌頭麻木,腫脹等。

方1.陳醋50毫升,紅糖10克。醋與糖調勻,1日1劑,分3次服。

方2.用好醋調黃糖(紅糖亦可),含口中,吐出涎水,數次即愈。

11.解水銀中毒

水銀,中醫用其解毒殺蟲,治療皮膚病。中毒表現為:惡心嘔吐,咽喉疼痛,腹痛腹瀉,胃腸出血或胃穿孔,血尿,劇咳,呼吸困難,全身震顫。

方1.花椒12克,溫開水1次衝服。

方2.開口花椒30克,研細末吞服。

方3.土茯苓30克,薏仁2克,枸杞子12克,淮山藥12克,澤漆6克,牛膝6克,車前草6克,水煎服。

方4.綠豆50克,水煎,入麻油50克,調勻服。

方5.牛奶500毫升灌服。

方6.甘草25克,防風20克,水煎服。

方7.土茯苓7克,水煎濃汁服。或草木灰50克,水煎濃汁服。

方8.服水銀欲死者,用真川椒數斤,炒熱鋪席下,令患者脫衣蓋被睡之,過一夜,水銀皆從毛孔鑽入花椒中。

12.解冰片毒

服冰片過多者,口渴心煩。以地漿水1碗,冷服即解。

13.解朱砂毒

藍靛10克,韭菜30克,搗爛取汁,調勻飲之即愈。

14.解劉寄奴毒

劉寄奴,苗醫稱之為“野芥子草”,本為治療跌打損傷之中草藥。過食中毒,可見上吐下瀉,腹痛腹瀉。

用綠豆60克,水煎,1日1劑,分2次服。

15.解茺蔚子中毒

茺蔚子為中藥益母草之種子,如過食可致全身乏力,出汗虛脫。可用赤小豆60克,水煎,1日1劑,分2次服。

16.解草烏、川烏、雪上一枝蒿中毒

中毒後會出現心律不齊,胸悶脹滿,胃脹胃痛等。

方1.綠豆、大米適量。煮粥服食。

方2.豬油、紅糖適量。煎化後送服。

方3.防風60克,水煎,冷飲即解。

方4.鬆樹尖15個,水煎,日服3次。

方5.綠豆120克。研末,冷開水送服。

17.解附子中毒

附子本為大辛、大熱之中藥,是治療虛寒的良藥。但如過量使用,會出現中毒。中毒症狀是口唇麻木,心煩胸悶,甚至心跳驟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