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離開森林的路途中,盧奇諾一直在有規律的沿途留下標記,好在返回時為自己指引方向。雖然他第二次進入森林的位置和離開森林時有所不同,但憑著依稀的記憶和蒂塔提供的部分線索,他還是找到了森林中的某塊顯眼的大石頭,並找到了刻在石頭上的一個箭頭標記。
熊洞的位置在此地的東北方向,直線距離可能隻有兩三天的路程。不過為了繞開地圖上那個含義未知的紅色方塊,盧奇諾還是決定原路返回,多花上一兩天的時間,盡可能的降低風險。
從盧奇諾在磐石堡和附近村莊中偶然間聽到的傳言來看,戰爭規模正在逐步擴大,已經超越了以往的衝突級別。每一天,都有新的軍團士兵從鷹翼省的各個位置調來,投入戰鬥。而精靈的軍隊卻在這種情況下始終保持著速度,緩慢向前推進,這足以證明,相較於帝國軍團,他們的數量和質量也都不會太差。
信息是有時效性的。
那份地圖上提供的信息很快就要失效了——也有可能是現在就已經失效了。
親眼見識過精靈火槍的威力,知道這種新式武器的出現會對舊有秩序帶來多大的衝擊,盧奇諾對帝國軍團的未來不太看好,不過他倒是也不希望精靈能打贏這場戰爭。
說老實話,盧奇諾對雄鷹帝國沒什麼好感。他在帝國境內的競技場裏當了八年的奴隸角鬥士,又在輔助兵團中經曆了些不愉快的事情,還親手殺了一個伍長,現在的身份恐怕還是帝國軍團的逃兵和通緝犯。但是作為一個特征明顯的帝國人,精靈討厭他的程度,應該不比他討厭那種在半夜就在寒風中自然熄滅了、然後怎麼也點不著的篝火要好多少。
精靈應該分不清人類之間的區別,就像盧奇諾也不怎麼明白那些白皮膚的尖耳朵間有什麼不同。在兩個種族處於戰爭狀態的前提下,他們彼此看到對方,最有可能會想要搶先發動攻擊,而不是態度友好的走過去確認一下對方的身份。
無論對於哪一方來說,交戰區周圍都很危險。
蒂塔是個健康的女孩,然而她的體力還在正常人的範圍內,完全無法和植入了血鷹之心的盧奇諾相提並論。他們走了整整一天,才走完了比預計中還要少一半的路程。眼看天色漸暗,盧奇諾找了個背風的地方,決定在這裏休息一晚。
距離和萊奧妮約定好的時間還有一周左右,按照現在的速度前進,正好能在那個時候到達。
從附近的林地中找了些幹枯的樹枝,又弄來了點幹草,盧奇諾輕車熟路的在營地裏點起了一堆篝火。他最近越來越熟悉引火術這個基礎法術了,用起來顯得很是得心應手。在閑暇時的深入思考和頻繁的實際使用中,他已經掌握了用最短的時間和最少的精神力消耗,點起一堆好篝火的竅門——說來慚愧,雖然有著極高的魔法親和力,盧奇諾最熟悉的法術還是引火術。
忙著從卸下的背包中取出需要的東西,蒂塔沒有注意到夥伴的點火方式有點特別。她找到了那個小平底鍋,將其架在火堆上,又在鍋底塗抹了薄薄的一層油脂。盧奇諾用小刀將麵包切成片,放在平底鍋中煎烤,還在鍋裏放了些碎肉幹、蔬菜和適量的鹽。
這頓晚餐稱不上是美味,隻是分量足夠,味道尚可,而且大半還是溫熱的。盡管最後麵包的底部有些烤糊了,而上麵的蔬菜還有點冷,盧奇諾和蒂塔還是吃得很香。
填飽了肚子,蒂塔很快就鑽進了睡袋裏。在森林中走了一整天,還背負著不輕的行李,她已經筋疲力盡了。剛吃過晚餐,又是躺在溫暖的火堆旁邊,她幾乎馬上就睡著了。
感覺自己的精神力有所恢複,盧奇諾又拿出那本《破壞性魔法實驗筆記》,在火光下閱讀起來。他試著按照書上的說法將魔法元素塑造成型,卻始終找不到要領,最好的情況不過是憑空製造出一大團嗆人的濃煙。
這本書中提到,改進型爆裂火球的兩個最大的難點,分別是“在短時間內聚集足夠數目的魔法元素”和“完成高難度的魔法結構塑形”。不過,盧奇諾並沒有遇到前一個問題。他推測這應該是因為自己的魔法親和力足夠高,所以才能輕易的讓那些魔法元素聚集起來。
事實上,大多數學習過這個法術的魔法師,都麵臨著和盧奇諾截然相反的困擾。後一個問題隻需要通過反複練習就能得以解決,而前者則完全是天賦問題,沒有多少可以提升的空間。
並不是每個魔法師都能得到一顆會大幅提高魔法親和力的血鷹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