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逆境(1 / 2)

改變劉備行事作風的人,他的老師盧植無疑是最重要的。

盧植,在當時的時代是儒學方麵最出色的人物之一,後來劉備走上自己的事業後,一直強調的“仁義”思想不得不說是拜盧植老師所賜。

盧植和劉備是老鄉,都是涿郡人,他年輕時候和東漢另一個大師級人物鄭玄一起拜入大學者馬融的門下學習知識。這已經夠我們崇拜了,但更令人崇拜的事情是下麵這一件事。要說明這件事,還得說一下他的老師馬融。

馬融不僅是位博古通今的大學問家,而且還是位喜歡特立獨行的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耍個性。別的老師耍個性無非是授課時嚴肅一點,或者幽默一點,再有甚者也無非是手舞足蹈一點。而馬融老師耍的個性之所以流芳百世,被而今的老師、教授頂禮膜拜是因為他老人家上課時是看著美女跳舞,有時候還抱著一兩個美女授課!

沒錯!抱著美女上課!我確定一定以及肯定的告訴你,我沒有寫錯!

據他老人家自己講,這是為了鍛煉學生的意誌力,是否關乎好色與否這種性格問題,我們不好妄下定論,但這種行為藝術卻為後來的文學青年繼承了。他們放浪、怪誕一直到魏晉時期名士的濫觴,無疑是受到了自己老師的影響。

做為一個年輕人,尤其是血氣方剛生理正常的年輕人,這無疑是巨大的煎熬。我們都知道,上課時是很難靜下心來的,一有風吹草動就早已心猿意馬,更何談對麵還有美女舞姿,說笑甜言?所以大部分學生都沒好好學習的定力,然而,盧同學不屬於大部分人。他跟著馬融學了很多年,從來目不斜視,隻知道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最終成為了當時的學問大家。可見,梅花香自苦寒來,並不隻是一句詩。

真是東漢版的柳下惠啊!各種的羨慕嫉妒恨啊!跟著這樣的老師,要是還學不到文化知識,要麼腦子問題,要麼態度問題。

但是在曆史上,盧植之所以很有名,不僅僅如此。前麵說了,他有一個很有名的同學鄭玄,更重要的是他還有兩個比他更有名的學生——劉備和公孫瓚。

公孫瓚,劉備最初的投靠者最終的背叛者,最初的朋友最終的敵人。

其實,幼年時候的劉備是痛苦的。

父親去世以後,家裏斷了經濟來源,母親為了更好的活著,起碼不被餓死,開始了擺地攤的生活。

劉備也在這一時期練就了編織草鞋的技術,當然這句話並沒有歧視劉備的意思,相反,他的這一技術在後來還被用到過。但是在當時,這種擺地攤的人是被歧視的,況且還是一個女人領著孩子去擺地攤。

對於從小就認為自己是漢室宗親、心懷天下的劉備來說,心理反差是很大的。但是他沒得選擇,他隻能這樣,必須這樣,因為,年幼的劉備是幹不了其他工作的。他必須活著,必須堅強的麵對生活。也是在這一時期,劉備感受到了別人投來的異樣目光,感受到了世態的炎涼和人情的冷暖。

這是劉備人生中的第一次逆境,誠然這不是最後一次,後麵還有無數次,但年幼的劉備咬著牙挺過來了,我想這就是後來劉備無數次咬著牙挺過來的基礎吧。

你要說編織草鞋學不到什麼,我想有人會不同意的,至少劉備不會同意。因為編織草鞋需要一份耐心,一天到晚的坐在那雷打不動的編織,沒有耐心是不行的。從這裏,劉備學到了耐心和堅持。

而我們前麵所說的逆境,贈給了劉備堅強和寬廣的心胸。想想也對,要是不夠性格堅強心胸不夠寬廣的人,沒準早就自暴自棄了。

在感受到了世態炎涼、人情冷暖後,劉備增長了閱人識人的能力,這也為他日後的招賢納士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可見,所謂逆境,對於強者來說不過是使自己變得更強的工具。對於弱者來說,逆境不過是自暴自棄的理由。而逆境,也是考驗一個人英雄氣概的時候。

所謂英雄者,不是擼起袖子就打人,不是操起刀槍上陣殺敵,這些人不過魯莽者。

在我看來,所謂英雄者,是這麼一群人:他們平時看起來或許很普通,但關鍵時刻挺身而出。

他們或許出身很平凡,但心中有救國救民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