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一個一直以來認為自己屬於高貴血統(漢室宗親)的人,被一個叫做現實的狠狠的扇了一耳光,並且還被狠狠踩在腳下,告訴他也就是一普通人,從此混跡進一種叫做混混的群體,劉備的心情可想而知。
但劉備混的很成功,他成功的脫離了混混成為了.。大混混。
混混跟大混混的區別就是,混混隻要能欺負個把老百姓混吃等死就行了,而大混混是有理想有抱負的,所以,劉大混混在到涿縣後,每天都在上街閑逛,很快團結了一批社會閑散人員。這些人被劉備的個人魅力深深吸引,都想跟隨他闖出一片天。
但身為大混混的劉備依然十分苦惱,因為一個實際的問題困擾了他。聽到他人的吹捧固然能滿足自己的虛榮,但是劉備缺的並不是虛榮心,而是錢。沒有錢,所謂的理想,所謂的抱負也隻是浮雲一片。
正當劉備苦惱的時候,兩個人的出現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我大概能知道大多數人想到的那兩個人,但我告訴你,不是那兩個,我說的那兩個人他們的名字分別叫做張世平和蘇雙。
張世平和蘇雙是以賣馬起家的,非常的富有,但以當時人們的普遍價值觀,也就是所謂的“士農工商”來說,他們屬於最低等。但他們應該深信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道理,他倆想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想改變自己的命運,於是看到了劉備。
當時劉備正在大街上轉悠(沒有工作),張蘇二人看到後劉備的相貌後,很是吃驚,認為此人必定將來有所作為,於是就跟劉備攀談起來。說過話後,先是感動,因為劉備是為數不多看得起他倆的人。這並不難理解,因為好歹來說劉大混混也曾經是一個商人(編賣草鞋)。後來又變得驚訝,因為劉備是盧植的學生(有一個出名的老師也是一種資本啊!),於是敬佩之情如滔滔江水綿綿不絕,決定拿出些實在的表示——請客。
在酒樓裏,劉備謙虛的介紹了自己的經曆當然還有家譜,張蘇二人當即痛哭流涕,不痛哭不行啊,自己出頭的機會終於來了。但是(這兩個字真神奇),劉備說出了自己的苦惱,兩個,缺錢缺機會。張蘇當即表示,錢不是問題,隻要你好好的把握機會。
於是大混混劉備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個款爺。在《水滸傳》中,每有江湖人士見到宋江時便是叩頭就拜,喊一聲“公明哥哥”然後拿錢走人(你當“及時雨”的綽號是白給的?),劉備當時的情況和宋江差不多。他用錢結交了很多江湖豪俠(無業遊民,敢想敢幹),也結交了當地的豪義之士(其實就是地頭蛇),慢慢的劉備身邊聚集了很多人,形成了一個小團夥(黑社會),但大混混就是大混混,劉備深知憑借這些人要是出頭是沒指望的,於是他花錢在涿縣縣政府給自己買了一個官做,從大混混變成公務員,可見劉老大的誌向。
但是做上公務員的劉備依然十分苦惱,因為他在苦惱如何讓自己發展的更有前途。正在這個時候,天上掉了餡餅,砸在了劉備仰天怒問的嘴裏。
此時的劉備才真正深信,自己的命運之輪轉動了。
這張“餡餅”的名字叫做公孫瓚,沒錯就是劉備的同學兼死黨,公孫瓚同誌。
做為盧植老師教出來的同班生,公孫瓚同學是到目前為止混的最好的。當劉備還作為盲流在涿縣風騷的打著醬油的時候,公孫瓚已經回到遼西繼續他的公務員生活了。這時候,自己的嶽丈大人已經不再是太守了,新太守的名字叫做劉基(同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