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因在洛水北岸得名,其曾是中國第一個王朝“夏”的誕生地,這裏也是三大古王朝的聚集地,這裏被後世稱為“神都”的地方,在董卓入住後,沒有光輝,沒有幸福,隻有血腥,隻有哀號,隻有妻離子散,隻有欲哭無淚。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以做上人臣極位的董卓,以遷都為名,對洛陽的人民下達了搬遷令。
把有錢的富商殺了,錢歸自己,凡是男的殺掉,女的充當軍妓。
老百姓舍不得走怎麼辦?好辦,聚集到一起,讓馬踩死了事。
那這些宮殿、房屋、民舍怎麼辦?直接焚毀,兩百裏內,一片焦土,曾經的繁華不見,隻剩翁媼無力、嬰幼啼嚎。
為了補充軍餉,董卓命呂布開挖皇室墓穴,無數奇珍異寶,就此散落民間。
這些就已經足夠讓人不齒,但更令人感到無恥的行為是,董卓嫌棄那些文獻帶著太過累贅,幹脆點,一把火燒了吧。
若說,財富的失去,人力尚且可以創造,屬於可再生資源。那麼文獻就不同了,尤其是皇室搜集的文獻,這些都是前人集自己的心血與智慧的不可再生資源,一旦毀壞,必是人類文化史上的浩劫。
記得,希特勒曾經說過,若想滅亡一個國家,必先滅亡其思想;若想滅亡其思想,必先滅亡其文化;若想滅亡其文化,必先滅亡其學校。可見,一代梟雄的希特勒對於文化的重視性。但,畢竟希特勒沒有對自己國家的文化進行任何的摧毀,而董卓顯然沒有希特勒的覺悟,雖然二人有著很多的相似,但隻這一點,二者高下立分。
當焚燒的烈焰衝向天空,墨黑的紙碎飄落下來,董卓得意的笑了。他回過頭看著那些大臣,眼角裏明明說著:當今天下不再姓劉,而是姓董!
雖然如此,但董卓還是想證明自己是有一代明君本質的,於是,董卓下達了一個命令:凡是為子不孝,為臣不忠,為吏不清,為官不管者統統登記下來,當然不是坐牢,而是直接殺掉。於是有冤報冤有仇報仇的時候到了,平時踩過自己腳的,罵過自己娘的,跟自己老婆眉來眼去的,不論是官員還是平民,統統前去舉報,致使大量冤假案件發生,人們走在路上隻能用眼神交流。如此鬧劇,恐怕隻有渾人才幹得出。
可這還不能讓董卓滿足,他的虛榮心此時已經爆棚,為了讓讓那些官員臣服於自己,他辦了一次酒宴。
酒宴之上,董卓頻頻喝酒,百官亦隨之。忽然,有人將幾百投降的敵人捉到了席間,並當眾割舍挖眼,不堪其痛者,當場死亡,被扔進一口鍋裏煮掉。而活著的,繼續在地上痛苦掙紮,滿地滾動。
董卓倒是無所謂,似乎習慣了這種場麵,並以此為樂,繼續喝酒。百官平時哪裏見過如此場景?不忍者閉起眼睛,卻被董卓勒令睜開,實在受不了的,直接轉身幹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