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堅,字文台,吳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陽)人。
我們的老習慣,在介紹某個重要人物的時候,總是從其父輩開始說起,以期說明此人來曆不凡。但,對於孫堅兄,怕是要破例了。因為真正使他名留青史的無關其父輩。確切說來,是因為他的兩個兒子。
其子女中,最為有名的是孫策,以及孫權。
拋開孫權不說,單單是“小霸王”孫策就足以令人心馳神往,令眾少女恨不生同時。此人不僅武功高強,奠定了孫吳基業,更讓人感到羨慕的是,此人長得還帥,更更讓男人感到嫉妒恨的,就是他迎取了號稱江南第一美女的大小二喬中的大喬。
而這一切的給予者,就是他的父親——孫堅。
孫堅的先輩,據說是《孫子兵法》的作者——孫武。當然了,並不排除其二子孫權為了顯示其家世顯赫故意為之。對於這種做了皇帝,就想把自己的祖先改成名人的做法,我們已經見怪不怪了。隻是不知其祖先若是地下有知,該是怎樣的表情。
雖然打著蘇武後輩的旗號,可是依然改變不了孫堅小時候的命運。
應該說,孫堅先生小時候家庭並不富裕,其父以種植西瓜為業(據說,富陽“鹽城八景”之一的“瓜井仙蹤”便是灌溉西瓜時的井)。想來當時沒有溫室大棚之類,農民兄弟得以四季種植的技術,因此,孫堅早早的開始了在縣裏謀生的生活(少為縣吏)。
雖然家裏窮,可孫父是個老實人,且樂善好施,是個本分的莊稼漢。每天對自己的兒子淳淳教誨:我們雖然窮,可是我們不偷不搶,靠自己的雙手掙錢。既然你已經工作了,那就要好好工作,我們憑借自己的雙手吃飯,不丟人。
縱觀後來發生的事情,說明了一個問題,對於自己父親的教導,他壓根就沒聽進去。
事情,還得從孫堅十七歲說起。
十七歲那年,孫堅與父親一同乘船去錢塘(今杭州一帶),卻不曾想,他們遇到了一夥正在岸邊分贓的海盜。
而劃船的夥計明顯沒有“路見不平一聲吼”的習慣,他隻有“吼完咱在繼續走”的精神。可是,孫堅看不下去了。畢竟自己從小混跡於縣衙,跟著那些人也多少學到了一些防身的本事,更重要的是,自己還有智慧這種高於武功的東西。
於是,他轉頭告訴老爸自己要打海盜。老爸驚呆了,這是怎樣的一個孩子啊?想我何朋利十七歲時,正直懵懂少年,也曾幻想自己能做一回英雄。比如,扶老奶奶過馬路,學張海迪大姐姐的身殘誌堅,若是可以,也能夠像董崔瑞大哥一樣,為國捐軀!可是,打海盜..。。好吧,也隻是做夢可以,若是講給老爺子聽,估計吃一鞋底先。可是,人十七歲的孫堅不僅說了,而且不顧自己老爸的反對,操起刀來就上了岸。他堅信自己能夠製服這幫海盜。
事實證明,擼起袖子就幹的不一定就是莽夫,更多的時候,他們經過了深思熟慮。
隻見孫堅到得岸邊,並未直接與那群海盜開戰,而是拿著刀東點點西點點,貌似在調兵遣將。
海盜就是沒文化啊,這也是句廢話,但凡有些文化,比如同何朋利般,提筆寫上個把小說,若是可以掙些打牙祭的錢,過普通日子還是可以的。於是,沒文化的強盜,看到孫堅如此這般,掉頭就跑。
按說,海盜跑了,孫堅兄也算是完成了成名的任務。可孫堅太猛,見到海盜跑了,自己來勁了。提著刀就追出去了,並且斬殺一人。當他提著血淋淋的頭顱來見自己老爸時,孫父差點背過氣。自己隻是個農民,隻想安穩的過日子,可是自己的兒子怎麼這麼膽大嗜殺呢?
不僅孫堅的老爸嚇壞了,就連趕來的地方政府官員也嚇壞了。這裏插一句,是的,不管是現在還是過去,也或者是未來,“有關部門”來的時候,往往是事件結束的時候。
而政府驚訝之餘,表現的也很實在,感覺孫堅是個可塑之才,就安排他做了臨時的“公安局長”(假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