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如此,陶謙也無可奈何的開始了緊張的部署。瘋掉雖然簡單,卻不如抵抗一下來得實際。
首先命令,全徐州進入戰略防禦的態勢,緊接著,命令手下,全部進入彭城。還有一點,後麵再說,不是賣關子,何朋利也沒這心情,主要因為,這一點救了陶謙的命,也要了他的命。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彭城裏麵大多是徐州百姓。
當初平四年(公元193年),曹操率軍如摧枯拉朽的軍事進攻侵占一座又一座徐州城池的時候,老百姓絕望的開始全部湧向彭城。原因很簡單,彭城是徐州的糧倉,那裏能填飽肚子。
可他曹操自然也知道彭城是個糧倉,在他將老爸逝世後的悲痛轉化為力量之後,擦幹眼淚(我相信有),想到進攻徐州隻有百利而無一害,這百利中,最為重要的是彭城這個地方。
彭城,是徐州之前的稱呼,自古富饒,屬江蘇地區。曆來是兵家爭奪糧食之地。
閑扯一句,這裏古稱涿鹿,是神話中的黃帝與蚩尤征戰天下的地方。
如此重要之地,朝廷卻任命了陶謙這個一直以“以和為貴”的指導思想做為自己治理地方的人做州長,就好比一個十歲之童首萬貫家財一樣,哪裏不惹他人嫉妒?欲奪之而己用?
因此,這場戰事,在決戰之前,勝負已分,要靠的隻剩下了誰的運氣好。
而當曹操聽說陶謙率軍全部來到彭城的時候,不禁得意的大笑。最怕的就是他不合兵一處。那樣一來,自己所消耗的將比這時候更多軍事力量,以及時間。
曹操等不起,陶謙更等不起:趕緊讓這位瘟神滾蛋吧。
於是,硝煙四起,百姓塗炭。
若說,曹操開始進攻徐州的時候,還保有一絲替父報仇的意味,那麼在包圍這些手無寸鐵的百姓,並進行慘無人道的殺戮的時候,可以說,他是完全是為了泄私憤。
對於現在的陶謙來說,最要緊的不是想如何打贏這場戰爭,而是如何保住百姓的性命。
曹操顯然早已失去了應有的理智——當他下令攻擊這座城池,卻無功而返的時候,他的耐心早已消磨殆盡。
要想徹底了解曹操這次屠城的動機,我們不妨看看一千一百多年後的南京。
當時,日本軍隊用迅雷不解掩耳盜鈴之勢迅速占領南京,卻發現全南京城並無他們的攻擊對象——國共軍隊。因此,他們為了發泄私憤,手拿屠刀,毅然砍向了手無寸鐵的普通民眾(當然,此次事件的真實與否,何朋利會在寫民國那段曆史中,詳細列明自己所掌握的資料,此處,隻當是一個真實發生的例子)。
關於此次事件的發生,或者慘無人道泯滅人性的做為,後來許多的心理學家試圖通過心理描述加以說明當時日本軍隊此舉的合理性。
心理學家講道:每個人都有受到侵虐的心理存在。比如說,大家還是在孩提時代,便經常遇到這樣的事情——當你哭鬧時,自己的父母便會打你,但你會哭得更大聲——你並非不知道不會再次挨打,隻是因為,此時的自己早已不受外界的幹擾力,隻想著自己所遭受的委屈——如此,你便哭得更厲害。事實上,我們可以通過更好的例子加以說明。
東瀛之國,大約1985年左右,開始了轟動全球的AV產業,隨後的AV產業為了滿足更多男人的要求,影片在取材方麵加入了SM。
隻是大部分心理陰暗者,或者說,隻是普通人為了滿足自己的性幻想,所以瘋狂購買。
這並非隻是單純的那些日本民眾在高壓力下的一種發泄,更多的是,很多國外的普通民眾,臂如說我國的很多男性們所想要的一種影視表現。
這是正常心理下的一種具體表現而已。
因此,心理學家說,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以及他們在別國的那種殺人行為,隻是想要侵虐的實際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