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949年,初春。
北平門戶中州市響起隆隆炮聲,緊緊29個小時,中州市被解放了。我爺爺就是那天進的中州,按照他們的話講踏著硝煙接管中州市文藝界,爺爺是當時軍內有名的詩人,上級派他到中州市就是要讓中州市文壇掌握在共產黨人的手中。
吉普車向著中州市快速駛去,路上是國民黨俘虜,爺爺和李平生,趙春燕一起興奮地看著眼前的一切。那時候的爺爺,英姿勃發,比我還小,準確的說剛滿20歲,我看過爺爺那時候的照片,按照現在的話講,帥哥,一點不過分,後來我問過趙春燕和李平生,他倆異口同聲告訴我,爺爺確實十分英俊和富有才氣,是認識他的所有女士的偶像。
快到中州市中心的時候,李平生和趙春燕更加興奮,倆人議論著這次接受什麼樣的任務。
“這次派咱們什麼任務?”趙春燕拱了一下心馳神往的李平生問著。
“管它呢,反正是幹革命。”那時候的人們都這口氣,把所有的理想,興趣,愛好統統概括為倆字――革命,據說這倆字延續了30年,之前使用了多少年不好說,我查過曆史,好像共產黨成立那天就這麼用了。
趙春燕看見爺爺不說話,用手指了指我爺爺,讓李平生問。李平生本來不想打擾我爺爺的思緒,但見我爺爺雕塑一樣扶著車幫子發愣,覺得他肯定陷入某種小資產階級才會產生的幻想之中,李平生後來告訴我,你爺爺當時肯定想馮少娟了。
“康梁,想什麼呢?”李平生製止著我爺爺發愣。
“……沒想到,這麼快就解放了。”爺爺感慨著,我想爺爺肯定言不由衷,李平生的猜測是對的,爺爺就是想馮少娟。
“康梁,你是不是想少娟了?”趙春燕直爽,幹脆捅破這層窗戶紙。
爺爺不說話,李平生用眼神剜了一下趙春燕,認為趙春燕問的有點突兀。
“那怕什麼,本來咱們四個一起投奔解放區,可到了那天……”趙春燕畢竟是北方人,說話就是直來直去,據說她曾經問過林彪為什麼娶葉群而不是別人,把四野總司令問的張口結舌。
“康梁不是說了嘛,大小姐就是大小姐。”李平生打斷趙春燕的話,讓我爺爺聽著盡量覺得好受些。
“別這麼說人家,少娟還是咱們的小組長呢,撒傳單,刷標語哪次人家落後了。”要說人直爽,到哪都是,趙春燕都看不出別人在堵她的嘴。
“那她為什麼沒和咱們一起投奔解放區?”李平生反駁著趙春燕。
“備不住有什麼原因呢,這次找到她我一定問個明白,對了。康梁,你是不是打算進了北平找一下少娟?”
他倆的話,我爺爺都聽進去了,他注視著前方,按照後來的話講,自己盡量不想馮少娟,但越到這種時刻越不能製止自己想她。
“進不進北平還難說呢,我看中州市剛解放,說不定派咱們進中州呢。”李平生就是厚道,為了不讓我爺爺惦記馮少娟,寧願不進北平。
“不會,準是進北平,咱倆無所謂,可康梁這樣的幹部肯定是為了北平預備的。”實在到家了吧?趙春燕一點都不講究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更有甚者,直接問我爺爺,“喂,喂喂,康梁,說你呢,發什麼呆呀!”
我爺爺這才回過神來,準確地說才想起如何回答他倆的問話,或者說回答他倆的好奇。
“什麼北平、中州的,都是幹革命,哪這麼多地方主義!”
這就是我爺爺,比他倆還革命,還會扣帽子。“地方主義”這樣的帽子在當年扣在誰身上就要給你開黨小組會了。李平生和趙春燕聽了麵麵相覷,當然,他倆知道我爺爺不會向領導反映問題,不是我爺爺不會,是他倆的官比爺爺小,沒必要反映。
“我恨不得立刻工作,隻要是為了新中國建設,哪都行。”爺爺看著遠方念叨著。
現在的人們怎麼就沒當時他們那種人的精神呢,要是有,希望工程還用費這麼大勁兒嗎?肯定老少邊窮地區的中小學裏全是北大清華的學生站在講台上了。
“康梁,你說,就算進中州市,難道就派咱們幾個?”沉默了一會李平生問,純屬沒話找話。
我爺爺認真想了想,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告訴他倆似的:“肯定會有大批幹部支援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