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證】中耳炎。
【便方5】蛇蛻、冰片各等份。
【製用法】將蛇蛻放入洗淨的瓦片上,用文火焙製成灰,待涼後加入冰片研末即成。先將白紙做個喇叭型的小紙筒,一頭尖一頭大,再取藥粉少許,放入紙筒大頭處,然後將紙筒尖頭套入患者耳中,用嘴將藥粉吹入耳中,此藥收膿消腫效果較好,可每天使用1次。
【適應證】中耳炎。
【便方6】胖大海9克,冰片1.5克。
【製用法】共研為末,吹入耳內,每日3次。
【適應證】中耳炎。
【便方7】貝母6克。
【製用法】研末,吹入耳內,每日3次。
【適應證】中耳炎。
【便方8】黃柏適量。
【製用法】煎濃液,滴入耳內。
【適應證】中耳炎。
【便方9】北瓜子適量。
【製用法】榨油滴入耳內,每次1~2滴。
【適應證】中耳炎。
【便方10】蜂房1個。
【製用法】燒灰研末,與菜油調勻滴入耳內。
【適應證】中耳炎。
眩暈
眩謂目視發黑,暈謂頭感轉旋,眩暈即頭旋眼黑,為常見症狀之一。可見於各類疾病中,如外感、腦部疾病、心血管疾病、精神神經係統等病症都可引起。
【便方1】川芎、當歸各6克。
【製用法】酒浸,水煎服。
【適應證】眩暈。
【便方2】豬腦1個。
【製用法】用冷開水洗去血,水煎30分鍾,連湯帶腦一塊吃下,每日吃1個,連吃1周為1個療程。
【適應證】眩暈。
【便方3】向日葵托盤1個,冰糖適量。
【製用法】水煎服。
【適應證】眩暈。
【便方4】鮮小薊1千克,白糖30克。
【製用法】將小薊洗淨切碎,紗布包住取汁,拌糖吃,第1次吃120克,以後可加到150克,忌煙酒及油食。
【適應證】眩暈。
【便方5】冬瓜葉30克。
【製用法】水煎服。
【適應證】眩暈。
【便方6】蒼耳子15克,白菊花30克,五味子6克。
【製用法】水煎服。
【適應證】眩暈。
【便方7】灶心土、荷葉各30克,生薑1片。
【製用法】水煎服。
【適應證】眩暈。
【便方8】生石決明30克,當歸15克,黨參、白薇各10克。
【製用法】水煎服。
【適應證】眩暈虛症。
【便方9】蔓荊子10克,夏枯草12克,梔子6克,薄荷葉3克(後下)。
【製用法】水煎服。
【適應證】眩暈實症。
口瘡
複發性口瘡,俗稱“口瘡”,是一種發生在口腔黏膜上,以反複發作及劇烈疼痛,有自愈性為特征的孤立的圓形或橢圓形的小潰瘍,好發生於唇、頰、舌尖等處。中醫認為,口瘡的病因多因內外因素交織所致,其發病與心、脾、腎、肝等髒腑功能失調關係密切。
【便方1】五倍子12克,枯礬6克,白糖3克。
【製用法】混合炒成微黃色,研成細末,同時用0.5%丁卡因同上述藥末調成糊狀,飯後塗在患處,一般塗2~3次即可見效。
【適應證】口瘡。
【便方2】五倍子、青黛各30克。
【製用法】先將五倍子用文火炒黃,然後將兩藥研成細末混勻,瓶裝備用,同時將藥粉撒在口瘡潰瘍麵上,每日3次,一般3天可見效。
【適應證】口瘡。
【便方3】煆爐甘石、青黛各2克,煆人中白1克,冰片0.3克,枯礬0.5克。
【製用法】共研細末,瓶裝備用,用時將藥塗搽患處,每日1次。
【適應證】口瘡。
【便方4】黃柏3克。
【製用法】水煎服。
【適應證】口瘡。
【便方5】生石膏、硼砂各8克,黃連5克,乳香、沒藥、青黛各3克,冰片1克。
【製用法】共研細備用,將上述混合粉末塗於患處,每日4~6次,2~3天即愈。
【適應證】口瘡。
【便方6】生蒲公英30克。
【製用法】水煎服。
【適應證】口瘡。
【便方7】冬青葉適量。
【製用法】搗爛擠汁,和水塗患處。
【適應證】口瘡。
【便方8】青黛25克,冰片10克,硼砂、甘草各20克。
【製用法】共研為粉末拌勻,取少許塗患處。
【適應證】口瘡。
【便方9】雙花、連翹各15克,大黃、玄明粉各10克。
【製用法】水煎服。
【適應證】口瘡實證。
【便方10】生地、淡竹葉各15克,黃芩9克。
【製用法】水煎服。
【適應證】口瘡實證。
【便方11】菊花、槐花、綠茶各3克,冰糖6克。
【製用法】水煎服。
【適應證】口瘡。
【便方12】白菜根60克,蒜苗15克,大棗10個。
【製用法】水煎服。
【適應證】口瘡。
牙痛
牙痛是口腔疾患中常見的一個症狀,可由牙髓炎、根尖周炎、三叉神經痛等多種疾病引起。牙痛可發生於單個牙或數個牙,可是固定性或遊走性。中醫認為,牙痛的病因主要為風熱侵襲、胃火上蒸及虛火上炎等。可分為風熱牙痛、胃火牙痛和虛火牙痛。
【便方1】花椒5克,米醋適量。
【製用法】煎液漱口。
【適應證】齲齒牙痛。
【便方2】藏青果、龍膽草各5克。
【製用法】水煎服。
【適應證】風火牙痛。
【便方3】烏梅1粒,甘草2克,冰片0.15克。
【製用法】共研為末,水泛為末,含口中涎流出,痛即可止。
【適應證】牙痛。
【便方4】鮮地骨皮根100克。
【製用法】加入1千克水,用砂鍋煮沸後再改文火煮30分鍾,然後再取4個新雞蛋各紮幾個小孔,放入鍋內煮熱,吃完雞蛋後,再用鍋內的藥水漱口,每次漱1~2分鍾,直至把藥水漱完為止。
【適應證】牙痛。
【便方5】生雞蛋1個白酒50克。
【製用法】用一個生雞蛋,倒在碗裏拌勻,加入白酒用火柴點燃,待碗裏的白酒燒完,即可把雞蛋吃掉。
【適應證】牙痛。
【便方6】竹葉15克,綠豆、杏仁各30克。
【製用法】煎液燒荷包雞蛋5個,分2日吃。
【適應證】牙痛。
【便方7】瓦鬆1把,白糖100克。
【製用法】將瓦鬆用水洗淨,放入鍋內,加水1碗,煎至半碗後,將瓦鬆撈出,把藥水倒入放有白糖的碗內,1次喝完。
【適應證】牙痛。
【便方8】生地、熟地各30克,元參24克,骨碎補9克。
【製用法】水煎服。
【適應證】陰虛牙痛。
【便方9】淡竹葉、地骨皮各9克,生石膏30克。
【製用法】水煎服。
【適應證】牙痛。
牙周炎
牙周炎是指牙根周圍組織炎症,分為急、慢性兩種,前者病牙被推起伸長而有叩痛、咀嚼痛,病人能指出病牙部位,嚴重者牙槽骨破壞,形成牙槽膿腫,後者多缺乏明顯的自覺症狀。
【便方1】蛇莓根莖60克。
【製用法】水煎服,小兒適當減量。
【適應證】牙周炎。
【便方2】芝麻杆適量。
【製用法】切碎水煎,取汁漱口。
【適應證】牙周炎。
【便方3】棗仁15克,露蜂房6克,甘草8克。
【製用法】水煎服。
【適應證】牙周炎。
【便方4】浮萍、生石膏各30克,苦參20克。
【製用法】水煎服。
【適應證】牙周炎。
【便方5】冬瓜皮30克,柏樹皮18克,黃芩15克。
【製用法】水煎服。
【適應證】牙周炎。
【便方6】大黃2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