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臣服、追隨、敬仰(1 / 2)

嚴輿這一次出行前後用了一個多月,回到吳郡之時已經是快要十月。十月的天氣已經開始漸漸冷了起來,即便是在溫暖的江東也必須要穿上數層單衣才行。

嚴輿沒有回嚴府,而是徑直到了嚴氏莊園。一個多月過去,嚴氏莊園已經有了幾分模樣。一排排整齊的木房,****們身上都穿著粗製的衣物,雖然難堪,但卻能夠保暖。

雖然水稻播種時間已經過去,但十月初正是種植冬小麥季節,賤民們除了修建房屋之外,更重要的是開墾耕地,嚴氏莊園外有大批荒地可以開墾,這畢竟這個年代荒地可不是什麼緊缺資源。

除了開荒之外,賤民們還在莊園外圍開辟了很寬敞的一片平地。數千兵卒在平地上整齊劃一的操練,雖然僅僅是簡單而顯得有些木訥的動作,但卻給人一種震撼的感覺。

時值中午,按照嚴輿的吩咐,士卒每日吃三頓飯。大包大包的糧食被煮下鍋,沒過多久便散發出陣陣米香。不少操練中的士卒都在偷偷的咽口水,但是卻沒人敢走神,因為一旦操練走神被抓住,那麼這一餐就別想吃了。每個人都想吃飯,所以即便是再誘人,士卒們也隻得強忍住。

士卒因為每日操練辛苦才有三頓飯吃,一般的****可沒有這等待遇。他們一日隻有兩頓飯可吃,一餐是上午十點,一餐是傍晚。

此時他們剛剛吃過飯不久,雖然聞著飯香也覺得誘人,但也就是僅此而已。因為雖然隻吃兩頓,但是這兩頓分量還是足的。

男人們做著一些雜事,隻是時不時豔羨的看著操練得火熱朝天的每日有三餐可吃的士卒們。婦人們一邊縫補衣裳一邊囑咐孩童們不要亂跑,而老人們坐在屬於自己的小木屋前慵懶的曬著太陽,一臉享受。

看著這火熱而又寧靜的景象,誰能夠猜到這是一群從壽春逃到吳郡的****?誰又能夠想象這是一群剛剛被官府征剿的****?

周瑜見到眼前這一幕有些不敢相信,這與他在其餘地方所見完全不同。周瑜隨著父親周異到過很多地方,所以他知道這天下是什麼樣子,他已經很久沒有見到這樣的神態了。

這還是****的東漢末年?這還是橫征暴斂的東漢末年?這還是賊兵四起的東漢末年?不,這是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

並不明白眼前這一切對周瑜的衝擊,對於嚴輿來說,這一幕僅僅是比較滿意而已。與周瑜一道走在這已經擴大了很多倍的嚴氏莊園裏不時的點點頭,然後低聲與周瑜談論著諸如“你看怎麼樣?”“我覺得勉強還行啦。”之類的話,完全沒有理會周瑜已經很久沒有回答過他。

原本慵懶從容的****們見到嚴輿身後跟著的一隊親兵,主要是嚴輿身邊的容興,漸漸的也猜出是嚴輿來了。悠閑的人們似乎有些坐立不安,他們主動來到了道路旁迎接嚴輿,然後不知道是誰開的頭,有人開始下跪。一個,兩個,三個……等嚴輿反應過來之後,已經有很多人跪下,並且未有停止之勢。

****們沒有山呼般的讚頌,隻是沉默的跪下。來到嚴氏莊園的這一個多月是他們有生以來最幸福的時光,不用擔心賦稅,不用擔心徭役,更不用擔心不知何時會竄出來的官軍與山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平常簡單的日子竟是如此的幸福。

他們不在乎這是哪家那姓的天下,也不在乎誰皇位是否正統。他們隻知道誰讓他們吃飽穿暖活下去,那麼誰便是他們的天,誰便是他們的皇。既然眼前這人做到,那麼他們便臣服,便追隨,便敬仰。

突如其來的變化讓嚴輿有些不適應,烏壓壓的人頭更讓輕鬆的心情變得凝重,他漸漸的不再跟周瑜聊天,隻是沉默的向裏麵走,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從剛剛開始便有些恍惚的周瑜跟在嚴輿半身之後,恍惚間似乎看到了一個雄偉的身影。

前方一片荊棘,沒有王冠加冕,沒有華貴服飾,那個身影散發著微光,披頭散發手持寶劍一路披荊斬棘。越來越多的人跟隨在他的身後,每多一個人那身影身上的光便強一分。最後,一陣白熾的光閃過,然後周瑜仿佛從天空中俯覽到了一個強盛的國家。

在這國家的中心的高城上,數位年邁者共同為那模糊身影戴上了荊棘所編製的冠,一名少女半跪著獻上了權杖,那是已經不再鋒利卻依舊閃著寒光的寶劍。當那個身影走到城牆麵前高舉那寶劍,下麵的人群便爆發出山呼海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