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怎麼死的?三國戰神呂布遭劉備陷害被殺事件簡述(1 / 3)

三國第一猛將呂布之死呂布(?-198年12月),字奉先,漢族,東漢末年名將,漢末群雄之一,五原郡九原縣人(今內蒙古包頭九原區)。坐騎赤兔寶馬,手持方天畫戟,天下無雙,先後為丁原、董卓的部將,也曾為袁術效力,曾被封為徐州牧,後自成一方勢力,於建安三年(198年末)在下邳被曹操擊敗並處死。由於《三國演義》及各種民間藝術的演繹,呂布向來是以“三國第一猛將”的形象存在於人們的心目之中。

呂布雖驍勇善戰,但又勢利多變,故除其勇武為人所記,個性卻並不為人所喜。

呂布曾在並州刺史丁原麾下任騎都尉、主簿。漢靈帝死後丁原進京與大將軍何進密謀誅殺宦官,並為執金吾。董卓入京後令其誘殺丁原。董卓得勢後收呂布為義子,任中郎將,封都亭侯。

董卓脾氣暴臊,與呂布的“父子情誼”其實甚為薄弱。189年,在司徒王允的挑撥下,呂布誅殺董卓。王允在事成後封呂布為將軍,假節鉞,儀比三司,進封溫侯,故呂布又稱“呂溫候”。史書記載呂布與董卓婢女有染,其名不詳——但在小說《三國演義》中,該婢女名貂蟬,是王允的義女,受王允所托以美色離間呂、董,及呂布殺死董卓後,更成為呂布之妻。

董卓死後1個月,舊部攻入京城,呂布戰敗,於是倉皇出逃。呂布出京後曾先後投靠軍閥袁術、袁紹、張楊、張邈、劉備等。與當時的另一大軍閥曹操多次作戰。漢建安三年,曹操部隊攻打呂布的根據地—下邳,由於呂布無謀而多猜忌,諸將各自猜疑,故每戰多敗。曹操圍攻三個月,上下離心,其部下侯成、宋憲、魏續反叛。當時呂布與其麾下登上白門樓,曾命其左右取下他的首級去見曹操,但是左右不忍,於是下來投降曹操。投降後呂布請求曹操留用而免死,劉備卻提醒曹操呂布為人無信,多次背叛,最後曹操將呂布縊死。

呂布遭劉備陷害被殺始末

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三國誌》卷七《呂布傳》注引《曹瞞傳》。,這是人們對三國時期呂布蓋世武功的稱頌。然而呂布的操行所為卻為後人所不齒。《三國誌·呂布傳》(以下引文皆省略《三國誌》)中陳壽評曰:“呂布有虓虎之勇,而無英奇之略,輕狡反複,唯利是視,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滅也。”王夫之在其《讀通鑒論》卷九中對呂布也大加鞭撻,認為“呂布不死,天下無可定亂之機,呂布殪,而天下之亂始有乍息之時”。我認為,陳壽、王夫之所論較為偏頗,有失公允。首先,呂布並非導致漢末大亂的罪魁,呂布死,天下之亂也並沒有終止。其次,呂布的“輕狡反複”也是事出有因,有時責任還不一定由呂布來承擔,漢魏之際各種政治勢力的分合聚散是當時社會運作的常態。為此,筆者試作如下分析。

呂布殺丁原投靠董卓,被認為是其一生中最大的汙點,曆來評論者在這一點上緊抓住呂布的小辮子不放,認為呂布忘恩負義。呂布殺丁原固然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在當時的曆史條件下,呂布殺丁原投靠董卓有其一定的必然性。

東漢末年,宦官與外戚矛盾日益尖銳,勢如水火。少帝初立,大將軍何進與袁紹謀誅宦官,太後不從,何進遂“召四方猛將及諸豪傑,使並引兵向京城,以脅太後”《資治通鑒》卷五十九。,何進所召的“四方猛將”,主要包括董卓與丁原所控製的涼州與並州兩大軍事集團。丁原任並州刺史,利用一些以武力見長的僚佐,組建了一支勢力強勁的以丁原為首的並州軍事集團。呂布是該集團的主要成員之一。《呂布傳》雲:“刺史丁原為騎都尉,屯河內,以布為主簿,大見親待。”董卓雖以並州牧的官職率兵進京,但其所率的武裝是從涼州帶到並州的,因此屬於涼州軍事集團。

在何進的召喚下,丁原、董卓各自率自己的地方武裝進京,獲得了幹預朝廷中樞的機會。但董卓較丁原搶先一步進京,並且將少帝、太後控製在自己的手中,占據了政治上的主動權。然而,董卓初入京師時,兵力有限。據《董卓傳》注引《九州春秋》所載:“卓初入洛陽,步騎不過三千,自嫌兵少,不為遠近所服。”可見,董卓在軍事上並不具備同其他地方武裝相抗衡的優勢。雖然在何進被宦官殺死後,何進、何苗兄弟二府(大將軍、車騎將軍府)之兵無所從屬,皆歸董卓,但畢竟不是董卓的嫡係。由於地緣政治的影響,董卓也不一定十分相信他們。董卓要擴充軍事勢力,必須拉攏或兼並並州軍事集團。以丁原為首的並州軍和以董卓為首的涼州軍雖分屬不同的集團,但由於所處的地域都是“邊鄙”,涼、並二州在東漢末年是羌胡與漢人長期雜居的地區,“習於夷風”,長於勇武而短於“學術”,在時人看來,並、涼將士屬於“天下之權勇”,為“百姓素所畏服”。《三國誌》卷十六《鄭渾傳》注引《張璠漢紀》。兩個集團有相同或相近的文化、習俗及軍事實力。這是雙方合作的基礎。

董卓為何要誅殺丁原,史書上並無明確的記載,但從當時的形勢來看,董卓殺丁原很可能是因為丁原不願意合作或臣服。然而董卓兵力有限,與同是勁旅的並州兵團開戰並無勝算。如果兩敗俱傷,反而讓關東軍事集團得益,這是董卓不願看到的。因此董卓決意使用陰謀手段誅殺丁原並控製其武裝。董卓能否鏟除丁原,關鍵在於呂布。因為呂布“驍武,便弓馬,臂力過人,號為飛將”《三國誌》卷七《呂布傳》。丁原,是並州軍集團中首屈一指的猛將。同時,呂布又深得丁原的信任,丁原“以布為主簿,大見親待”。董卓如何誘使呂布殺死丁原,史籍的記載十分簡略,“卓以布見信於原,誘布令殺原,布斬原首詣卓”《三國誌》卷七《呂布傳》。。問題的關鍵是要探討史籍中沒有披露的內容,即呂布為何會倒戈,叛丁原而投董卓。我認為可從四個方麵進行剖析。

其一,董卓當時官拜前將軍,封斄鄉侯兼並州牧,丁原初為騎都尉,後遷執金吾。以官位而論,董卓在丁原之上,而且董卓進京後迅速挾持了少帝、太後,掌控了朝廷中樞,具有政治上的優勢。董卓以上令下,命呂布誅丁原,呂布是不能違抗的。因為呂布並非丁原的私人武裝——部曲,而是漢官吏。其實歸順董卓的也不止呂布一人,史載“(何)進、(何)苗部曲無所屬,皆詣卓”《三國誌》卷六《董卓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