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勇被停了職,回到家裏,張娟叫陶勇協助她爸爸管理公司。說:“我就知道你會把事情搞砸。你要有點涵養,不要太張狂,現在的老百姓都很勢利。誰給他們點好處,他們就跟著誰跑。你先在公司裏幹著,學點管理經驗。江海洋那裏,我們再想辦法。我們不能就這麼算了。這種人也是太貪了,公司開得好好的,還要當什麼主任?他明明是跟我們過不去。明天你去打聽一下,看是誰把事情捅出去的。”
陶勇說:“還有誰,肯定是劉昆。”
張娟說:“那好,你明天把劉昆給我找來,說我有事跟他說。”
陶勇答應了,現在不像以前,以前當村主任的時候,他每天要在村裏上班,雖說工作不咋的,可是,他對下屬的要求還是蠻嚴格的。他製定了一係列的工作計劃,要求村幹部按時上班。對村級發展也做了詳細的規劃。他也想把村裏的工作搞好,以便贏得村民的信任、理解和支持。但是,他的愛財的性格、貪心的本質使他把心事用在了個人貪得無厭上。按理說,憑陶勇的知識和能力,當個村主任是沒有問題的。問題是他把心事用偏了。這就是性格使然。而且這和當前的社會風氣也不無關係。
陶勇很注意搜集社會關係方麵的經驗,喜歡看這方麵的材料,愛聽這方麵的故事。比如縣裏某某人又提升了,聽說是花了好些錢,他就很興奮,心裏就會替這個人高興。他還說:現在的縣裏駐某某辦,其實就是專門拉關係的。他也覺得很有道理。他說:“就應該這樣。比如他和江海洋,他每天都去看望劉德旺,給他幫忙做事,還給他送禮。而他江海洋呢,和他打不著照麵。劉德旺關係和我近,當然他要推薦我,不會推薦江海洋。再一個他在鎮裏不管是開會,還是無事閑談,談的也都是官場勾當。正麵的道理也沒人談,也沒人聽。所以,在他的腦子裏,灌輸的盡是官場的陰暗麵。還有他給鎮裏的領導送禮,每個人都照收不誤。雖然他們表麵上說得冠冕堂皇,而背地裏一肚子男盜女娼。禮照收,關係照拉。他說,這就是官場的潛規則。就是這些規則把陶勇害了。而且他渾然不知。說穿了,他太缺乏正麵教育了。
現在他被停了職。他不從本質上找原因,而是怨江海洋從中作梗。認為是江海洋和他過不去。他開始產生報複心理。他決定報複江海洋,說:“你叫我當不成,我也叫你的日子不好過。”
他知道,張娟是一個黑白兩道的人。別看她是個二十多歲的女人,卻是個城府很深的人,是個什麼事都經曆過的人。他很佩服張娟,認為他們的性格相投。這不僅是指他們在性取向上都很旺盛,也是指他們的性格相同。
但是,他又覺得他和張娟有所不同,他雖然受到官場的熏染,但還有良知沒有泯滅,而張娟卻在做任何事情上都不擇手段,特別是跟她結過仇的人。
其實,如果不是政見不同,他跟江海洋完全可以是一對很好的朋友。他對江海洋了解不少,知道這個人辦事認真,學習刻苦,身上的正義感遠比他多,如果他倆共同管理這個村,那一定是非常好的搭檔。可是,他又知道,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他知道“道不同,不可與謀”的道理。這就是人類的缺憾。陶勇在經過這一番認真的思考之後,決定先在公司裏穩住陣腳。然後再徐圖後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