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1 / 2)

江海洋正式走馬上任。雖然他以前在村裏幹過,但隻當過一般的委員。現在要獨當一麵,他還是感到有些生疏。首先,他要製定一個工作計劃,把這一班人安排好。接著,就是應付各種會議。

開始,他還覺得新鮮,還能應付。可是,後來開的會多了,他就開始厭煩。而且因為開會,耽誤了公司的工作,使他的心裏矛盾起來。

現在公司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劉玲在負責。劉玲對江海洋的工作全力支持,對於江海洋產生的厭煩情緒,劉玲叫他不要急躁,現在公司運轉正常,加入公司的農戶不斷增加,範圍不斷擴大,公司的利潤也成倍地增長。

江海洋看到村民們對他那麼擁護,那麼尊敬,他又覺得他當這個主任沒有錯。而且鄉親們正在分享他的公司給村民帶來的好處。

現在,孩子們上學問題解決了,下一步他準備解決村民們的醫療問題。他想建一家醫院,叫利民醫院。因為看病難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村民們。他決定聘請醫生,像員工一樣發工資。而藥品直接從製藥廠進貨,減少中間環節。村民們看病隻登記,不出錢,藥費到年底統一用工資結算。遇到大病需要住院,由公司統一報銷。因為公司統一為員工入了醫療保險。

醫療方案在村民代表大會上宣布以後,反響很大,大家都熱烈擁護。要知道,這些錢其實都是江海洋個人投資,村民受益。江海洋總是說,公司是大家的。如果沒有村民們的支持,公司是發展不起來的。而且公司賺了錢不用,幹什麼用?現在公司的利潤足以支付這些開支。為什麼不用呢?

當這一計劃實施以後,他準備下一步進行新農村改造。搞一個統一規劃,讓村民們都住進別墅式的小洋樓裏。

江海洋現在有了經驗,他把各種會議都讓其他的委員去參加。回來後向他彙報,而他卻專心之誌地落實他的計劃。

可是,他的這一計劃在上報審批的時候,卻受到了各方麵的阻力。首先是衛生局,對於他們建農民醫院極力反對。而且把他們的申請壓在那裏不批。理由是不能因為一個村搞特殊,打亂了全縣的醫療計劃。一個村這樣搞,其他的村跟著上,整個醫療市場將難以控製。

為此,江海洋反駁說:“現在老百姓看不起病,你們就能控製了?為村民辦點事怎麼這麼難?”然而江海洋知道,再和他們理論也沒多大的必要。他決定先照他的思路辦下去。明的不行就來暗的。再不行,他就直接給上級寫信,求得上級的支持。

可是,在辦理建設許可證時,又遇到了麻煩。因為建醫院要衛生局的批示。衛生局不簽字、蓋章,他們就不給規劃、設計。江海洋知道這是衛生局在從中作梗。江海洋想:這也好辦。不行就建一棟辦公樓。然後在辦公樓裏建醫院。縣規劃局沒話說了。隻好給辦了建設許可證。

在建辦公樓的過程中,陶勇找到江海洋提出工程由他們公司承建。江海洋找到劉玲,征求劉玲的意見。劉玲沒表示反對。隻要求一定要保證質量。陶勇見江海洋不計前嫌,非常高興,表示一定把醫院建成樣板工程。

工程正式開工後,江海洋就整個人呆在工地上。他專門在工地上找了一間房子,把辦公室搬到了那裏。

一天傍晚,劉玲牽著江心來到江海洋的辦公室,他們已有一個星期沒見麵了。江心吵著要爸爸。劉玲就帶著江心來看江海洋。

江海洋不在,她就坐在辦公室等。現在她又有了身孕,這是她和江海洋愛情的結晶。她決定再生一個然後就結紮,江海洋也表示同意。

此時,江海洋正為工地拉不到水泥的事焦急。因為現在正是八月,是水泥銷售旺季,水泥很緊俏。陶勇已經派車整天等在那裏。陶勇知道,這樣下去,工期肯定要延誤。誤了工期是要付違約金的。所以陶勇才找到江海洋商量,讓江海洋替他想辦法。

江海洋開始也沒有主意,後來想到劉玲的一個舅舅在水泥廠工作,就說:“你再想想辦法,我回去問問劉玲,也許她能想想辦法。但是工期不能誤,我們在村民大會上已做了承諾,不能失言。”說完就往回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