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二、佛教派的和平演變戰略(1 / 3)

二、佛教派的和平演變戰略

在暗流洶湧的天庭政治格局中,除了道教派執政黨外,最具影響力的政治勢力就是佛教派。佛教派以西天如來佛祖為黨主席,暫時在執政黨道教派的領導下工作,其地位類似於參政的民主黨派。表麵上,佛教派這個民主黨派是服從天庭執政黨道教派領導的。但佛教派的黨主席如來佛卻是一個雄才大略、深謀遠慮的政治家,他並不甘心長期居於道教派之下,他對佛教派勢力的發展壯大,有著宏偉的戰略和周密的策劃。

佛教派的宏偉戰略到底是什麼呢?這個戰略就是和平演變。

佛教派的和平演變戰略包括兩大戰略計劃:

第一,在天庭,通過改革而非革命的方式,革新天庭現行的權力體製和官僚體係,使佛派在天庭享有較大的行政權與話語權,最終取道教派而代之,成為天庭的執政黨。

第二,在凡間,通過宣傳佛教教義、弘揚佛法,培養信徒,在道家教派傳統勢力範圍內逐漸發展壯大佛派勢力,慢慢挖空道教派的牆角,並最終取而代之。

為了實現其和平演變戰略的第一部分計劃,如來佛早早安排了孫悟空從花果山來到天庭,在天庭內部取得了一個正式的編製,成為天庭權力體製內的一員(孫悟空其實是如來佛為了實現其和平演變戰略而派往天庭的007。關於這一點我們後文再詳談)。盡管孫悟空在天庭的地位比較低,但他工作清閑,享有較大的行動自由,可以日日與天庭眾仙交遊,有大量時間和機會來拉攏、團結、策反一部分天庭內部的精英分子、改革派和懷才不遇的神仙,形成以他為核心的改革派,並在時機成熟的時候,向天庭提出政治改革要求。這正是如來佛的如意算盤。

執政黨道教派的智囊可能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在第二次招安孫悟空之後,為了防止他在天庭拉幫結派、滋生事端,就建議玉帝給他分派了一項具體的工作,以限製他的行動自由。

一日,玉帝早朝,班部中閃出許旌陽真人,俯囟啟奏道:“今有齊天大聖,無事閑遊,結交天上眾星宿,不論高低,俱稱朋友。恐後閑中生事,不若與他一件事管,庶免別生事端。”玉帝聞言,即時宣詔。那猴王欣欣然而至,道:“陛下,詔老孫有何升賞?”玉帝道:“朕見你身閑無事,與你件執事。你且權管那蟠桃園,早晚好生在意。”

這玉帝要孫悟空“早晚好生在意”,就是指示他要勤奮工作,不要到處亂走。

後來,孫悟空大鬧天宮時,果然向玉皇大帝提出了對天庭的政治體製和官僚係統進行激進、徹底改革的要求:

“靈霄寶殿非他久,曆代人王有分傳。強者為尊該讓我,英雄隻此敢爭先”。“他(玉帝)雖年久修長,也不應久占在此。常言道: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隻教他搬出去,將天宮讓與我,變罷了。若還不讓,定要攪亂,永不清平!”

這是什麼主張?要求打破幹部任職終身製——上至最高領導,下至一般幹部,統統要實行任期製;要求打破天庭幹部任免的裙帶關係和暗箱操作成規,實施民主選舉,公開競選。能者上,不能者下。

可以肯定的是,這樣民主、前衛的改革要求,不是孫悟空能夠想出來。真正有這樣改革要求的,是以佛派為代表的民主黨派。其幕後主使不是他人,正是如來佛——隻有如來佛有實力與玉帝一爭高下,也隻有佛教派才敢於向執政黨道教派提出這樣的改革要求。

可惜的是,孫悟空提出這個要求的時機並不成熟——孫悟空是在自己犯下錯誤之後,自覺得不可能再在天庭待下去了,再不提出這個要求,以後就沒有機會了。這是****機會主義思維和冒進行事作風!其成功的概率和得到其他神仙響應的機會十分渺茫。

以孫悟空此時的政治經驗和智慧,他畢竟不能完全領會如來佛的良苦用心:首先,孫悟空當弼馬溫時耐不住寂寞,嫌自己在天庭的官階太低,憤而辭職,炒了天庭的魷魚,令天庭顏麵掃地,招來天庭的懲罰。其次,孫悟空在第二次被招安之後,盡管工作積極,但不能很好地自律,經常犯錯誤,而且一錯再錯。先是後是在蟠桃園監守自盜,偷吃了天庭蟠桃會的寶貝蟠桃,闖下大禍;後又把太白金星為蟠桃會準備的禦酒、金丹吃了個精光,令蟠桃會幾乎無法召開。他引火燒身的行為,不僅使得自己人格受損,聲名狼藉,而且招致了天庭嚴厲的懲罰,使自己不但在天庭無法立足,而且有性命之憂;其三,孫悟空不善於團結天庭內部的精英分子、改革派和懷才不遇者。在天庭工作期間,他把大把空閑時光消磨在與天庭各個機關裏那些無聊神仙們喝酒玩樂上。以至於當他代表佛派向天庭提出改革要求時,天庭內部幾乎沒有其他神仙響應他,他也無可避免地陷入了孤軍奮戰的絕地,失敗就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