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2 / 2)

匡雲她們這些剛入行的年輕人就不一樣了,工作中大多數時候處於弱勢地位,賠笑臉,受冷遇,莫名其妙的的責備,成了家常便飯。

趙翊這就不一樣了,謙遜的話語,人畜無害的微笑,真誠的傾聽,請教的態度,讓人特別舒服,讓你感覺這就是個鄰家小弟弟,不知不覺的想要幫助他。

即林琳之後,匡雲貢獻出了冷熱飲品現調機各一台,押金一分沒有,得到了出口處,規劃中的收銀台兼寄存櫃的整體廣告,前提是這兩件物品由匡雲負責製作,送貨,安裝。

就連王慧都沒能幸免,主動承擔了了二層的包柱廣告,給趙翊弄來了幾千塊的餅幹,方便麵。

匡雲還替趙翊聯係了自家的經銷商,讓對方過來聯係一下,畢竟對方有著上百個品牌,幾百種商品的經銷權,如果達成共識,趙翊的一樓食品,飲料啥的一次性就能擺滿,價格還合適,不用按他自己原計劃的,跑到批發市場一點點收集了。

商人逐利的天性,使的他們無孔不入,隨著商店的輪廓一天天的清晰起來,一些中小批發商的營銷人員開始慢慢主動登門,再加上匡雲介紹過來的糖酒公司老魏大叔,和趙翊父母屬於同一代人,彼此經曆十分相似,甚至當初還屬於同一個萬人級單位。

和老趙同誌,竟然還有彼此相熟的人,這下不但給出了最優惠的價格,結賬方式也由貨到付款,改成了代銷,每月支付售出部分的款項。

不僅如此,老魏大叔還找來了跟自己相熟的百貨,幹醃等其他國有批發公司的朋友,全部按照他的方式運作。

這一下子,資金的壓力沒了,趙翊用幾大公司的銷售合同搞定了其他的小供貨商,除了專賣商品,食鹽,香煙一類的需要辦下銷售許可之後,自己帶著現金,騎著三輪車去提貨以外,剩下的東西沒花一分錢,就將貨架擺的滿滿的了。

趙翊計劃的營業時間是早上九點到晚上九點,老爸是指望不上,他的工作地點不固定,現在到離市區四十多公裏遠的新建工業區蓋廠房去了,路上太費時間,基本一周才回來一次,自己放學趕過來早了也要四點鍾,晚了就不好說了。

樓上樓下的,再加上上貨,來貨,收款,衛生啥的,一個人不可能搞定,需要給老媽找幫手,掙錢是好事,把人累壞了就不值了。趙翊準備再找上五個人,就差不多了,至於人選,暫時還沒著落,急需解決。

在這邊忙活了一個多月,老媽沒時間做飯,趙翊找到了好地方解決,旁邊學校裏麵的食堂。

雖然大飯堂的東西差點,但各種單賣的小炒一類的還不錯,便宜量大,花上十幾二十塊,能買上好幾份菜,再加上一袋子饅頭,花卷一類的,足夠那些來裝修的叔叔們和自己一家吃飽的。

在這裏的一個發現,解決了員工的問題。

終於收拾完了,明天繼續兩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