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在一支軍隊裏,主將的性格和作風都會影響到部下的官兵,官兵當然也不例外。
在戰鬥開始之前,李群總是會招集主要軍官開會討論,一起製定戰術計劃,那怕是他早己經有了成熟的構想,但也會盡量聽取?一個人的發言,吸取其中較好的建議,並且以探討的方式,來統一眾人的意見。絕不會粗暴而武斷的去否定其他人。
典韋道:“我們這一次進動有一個團參與,因此完全可以分兵同時攻打連雲縣和餘家堡。以末將看來,可以先派一半兵力佯做進攻餘家堡,連雲縣內的餘中邪得知以後,必會出兵回救,則連雲縣的防守必然空虛,另一半兵力正好可以趁虛而入。而佯攻餘家堡的那一半兵力則可在途中設伏,殲滅援軍,然後再打餘家堡,則兩地一齊可破。”
李群聽了,也不由大喜,道:“好計,真是好計。各位以為呢?”
其他人也都認為典韋提出的這個計策確實是一個好辦法,因此也就一致通過。李群也當場做出決定,由一半的兵力擔任佯攻餘家堡,半路設伏的任務,一半兵力付責進攻連雲縣。
大軍到了連雲縣,李群立刻分兵,連雲縣城中餘中邪一聽有人攻打餘家堡,果然就中了計,趕忙命兩個兒子餘猛和餘勇率領八百私兵,趕回去救援餘家堡。餘勝在途中遇見的那隊人馬,正是去佯攻餘家堡的一半兵力。而典韋一見有兵出了連雲縣,立刻領著另外一半的人馬,包圍了連雲縣,開始攻城。
這時連雲縣裏的私兵隻有二百多人,那裏守得住縣城,而且在城牆上一站,就會遭到官兵的弓箭齊射,立刻就被打得七零八落。因此這一半兵馬並沒有費多少力氣,就攻入了連雲縣城中。
進城之後,典韋首先分派人手,守住四門,然後才領軍攻占了縣府。而這時餘中邪和餘勝父子早就逃出了縣衙,躲在縣城裏。不過四門都被官兵守住,因此也不怕他們逃出去,典韋下令,在城中連夜搜找餘中邪父子。同時也曉諭全城的百姓舉報。
不過官兵仍然保持了嚴格的軍紀,其本沒有侵犯百姓,就是到百姓家中搜查,也都是好言相勸,並且盡量不破壞家中的物品,搜查完之後,還給一兩白銀,做為安撫費用。也使連雲縣的百姓們奇異無比,從來可沒有見過這麼好的軍隊呀。
在餘家堡時,餘家就是地方上的一霸,傷天害理的事情可沒有少幹,不過隻是危害鄉裏,對連雲縣到還沒有什麼侵害,而餘中邪在連雲縣裏過縣令的癮時,自然也不是想做青天大老爺,雖然隻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但這父子三人仿佛是比賽看誰壞事幹得多一樣,橫征暴斂、欺男霸女、草菅人命等等事情做了一大籮筐。
因此連雲縣的百姓們也對他們父子恨之入骨,對官兵的搜查都比較配合,雖然還不敢明目張膽的舉報餘中邪,但也有人在暗中向官兵提供線縈,結果還不到天亮,就在一個幹草堆裏找到了餘中邪。不過一直都沒有找到餘勝。
而在另一邊,李群親自帶兵進攻餘家堡,得知連雲縣那邊己經出兵了,立刻隻留下一個營的人馬在堡門前應付,其餘的人馬在半路埋伏。
餘猛餘勇兄弟混然不覺,帶著私兵進了埋伏圈,結果伏兵一起殺出,將他們團團困住。餘猛餘勇到還不服,立刻下令突圍,但雙方的實力實在相差太遠了,無論在那個方麵餘家堡的私兵也無法和官兵將比,可以說是全方麵落後。官兵隻用了一陣弓箭射擊,就打得私兵們東倒西歪,突圍的衝鋒就立刻土崩瓦解了。而且還沒等官兵發動衝鋒,就有不少私兵己經舉手投降。整個戰鬥花了還不到二十分鍾。後麵的長槍兵們還沒開始動手殺敵,戰鬥就結束了,看來正規軍和地方豪紳的私兵之間的戰鬥力相差還是太大了,根本就不是一個層次的
清查人數,一共打殺了五百六十人人,活捉了二白四十人人,在死人之中發現了餘猛的屍體,而在俘虜中也找到了餘勇。官兵別說陣亡,無一人受傷,隻有兩個士兵不小心被自己人的刀柄劃傷了手指頭,流了點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