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招募工匠三(1 / 2)

“聽了諸葛先生的一翻話後,真是勝讀十年書啊,真是太長見識了,話不多說了,您就抓緊時間去起草一份招募工匠的榜文吧,讓後著書生抄寫幾百份,然後張貼到各州郡去,對了,工匠的工錢問題您看著辦吧”李群道

“諾,主公,我這就告退回府撰寫榜文了”說著諸葛圭就退出了書房。

青州刺史部,平原郡,治所平原縣,城東們外。

一大群百姓正擠著看貼在城牆上的榜文。

“別擠,別擠”

“上麵寫的是什麼?誰認識字,快念念”當時的漢朝人口,百分之**十的百姓都不識字。

“招募工匠榜文,今徐州州牧李群念及大漢國家安危,為國家經濟發展費心竭力,在徐州境內置辦農田,水利,船員,礦產,鐵工等行業促進了徐州的經濟發展,現今徐州的百姓安居樂業,家家有飯吃,人人都衣穿,年年有餘糧,生活富足,加上徐州沒有遭受過黃巾之亂的騷擾,百姓房舍齊整,田產充足,百姓更是幸福連連,但徐州州牧李群念及當今天下十三州,還有千千萬萬的百姓還食不果腹,衣不蔽體,過著水深火熱的生活。所以就想盡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允許其他州郡的百姓遷移到徐州來生活,但是人無能不生,馬無草不活。要求前來徐州的百姓要有一技之長,或者肯到徐州學藝做學徒工的也可以。

現今招募工匠鐵匠,銅匠,銀匠,金匠,木匠,泥瓦匠,船工,鑄造工,廚師,石匠要求最多。其他工匠也要一定的數量。

工錢計算為按月支付,每月勞動二十八天,包下食宿。並可以允許家眷也一同來徐州定居,家眷到徐州者,給予一定的糧食生活,但是隻給三個月的糧食,之後要靠工匠的家眷開墾荒地種田得來,也就是說,每一個到徐州的百姓,官府都會安排下生活,但是之後的生活要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去創造。懶惰者一律趕出徐州。工匠工錢分為

鐵匠,銅匠工錢最高,每月三兩銀子。銀匠金匠工錢每月二兩半。木匠石匠每月工錢二兩半。船工,鑄造工每月工錢二兩,廚師每月工錢一兩銀子。

另外想要到徐州參軍的百姓,要求如下。年齡在十八到三十五歲之間。身高六尺以上。身體健康無不良嗜好,忠君愛國,有上進心。每月軍餉四兩銀子。

富足的生活,要靠你們去努力爭取,今日徐州州牧李群給了天下百姓一個過好日子的機會,是龍,是蟲,看你們的造化了”

“哇,徐州那麼富裕啊,可惜我沒有什麼技術,我要去哪裏參軍,二狗,你也去”

“大通,我爹是平原縣裏有命的鐵匠,可惜被田刺史強行征去給刺史府裏打造兵器,一文錢也不給,我們全家都餓了三天了”一個幹巴巴的少年抱怨道

“對,我們都是徐州當學徒,也比在這些地方受到強迫當兵強,說是自願參軍呢,可是天下除了徐州州牧給發餉銀以外,其他諸侯都是強行拉壯丁去當兵的,哪裏會給工錢,我們生步如死啊”

“是啊,簡直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真不知道徐州的百姓過的生活樣子,看人家,家家有餘”糧

“我去叫我爹,讓他帶著我們全家偷偷離開青州田楷的地麵,去徐州。”那個叫二狗的少年道

“快去快回”

青州,刺史府。

“哐當”田楷大怒之下再次摔破一個瓦罐。叫道:“不管他李群是什麼人,居然敢到我的地盤來挖人,真是活的不耐煩了,也不看看他李群長了幾顆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