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51、莫斯科:黑色的紅場(1 / 1)

抬頭看紅牆,低頭看黑磚,整個紅場居然是清一色的黑褐色方磚鋪成的,細長的一排排錯落相扣,形成無數延伸的“工”字,整個廣場的地麵黑得暗淡,黑得樸實,小小的黑褐色的磚石居然就默默扣成偌大的一個堅實廣場,我忍不住把照相機的鏡頭朝下,朝下,攝下這被嚴實組接的黑壓壓的磚石方陣,心生對俄羅斯民族深深的敬重……

最是1941年的11月7日,蘇聯紅軍的受閱部隊就是在這片黑磚鋪就的廣場上齊步前進,直接殺向戰場,這是怎樣的一種的閱兵啊,空前絕後的戰爭史詩:坦克的履帶地親吻著廣場的黑磚,然後就一路呼嘯撲向德國法西斯侵略者,不可一世希特勒就慘敗在了莫斯科的城牆下……

我死死地盯著紅場廣場上磚石的顏色,刹那間覺得那磚石的黑色是蘇俄無數英烈熱血的殷紅被曆史的長風烘幹後疤痕累裂的紫黑,是正義戰勝邪惡百折不回的深重之色!

在黑色的紅場邊上不期而遇的還有一位騎著高頭大馬的人——朱可夫,您好,老朱,相遇時莫斯科的天空突然烏雲翻滾,讓這樣的烏雲為襯,我連連按動快門。閩南話“騎馬”不叫“騎馬”,而說“站馬”,朱可夫就是站在馬鞍之上目視前方……

突然想起“特殊時期”後期,中國當局悄悄組織安排了大規模的翻譯行動,其中“上海五七幹校翻譯連”最為出色,集體翻譯的奇葩如曇花一現,卻驚豔永遠:他們的翻譯傑作中就有朱可夫的長篇《回憶與思考》,讓書荒中的中國讀者得以痛享一回曆史文學的盛宴,我更是饑不擇食,囫圇吞棗,除了老朱的長篇,還讀了《多雪的冬天》、《他們為祖國而戰》等等蘇俄文字……當然它們都是“內部讀物”,供批判參考,哈哈,批判,批判,有多少好書在汝之名下得以苟延殘喘,成為我等讀者的沙漠甘泉,當年“同安二”二樓廈大教師閱覽室的書聲沙沙,滋潤了多少人龜裂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