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掌教慕容(1 / 2)

柳若塵點了點頭,微咳一聲,站起身來,走到薛輝麵前,略一沉吟,對薛輝說道:“你是因屠人殘暴,引發心中魔性,血戾難抑,血腥之性浸了秉性,是以近日呈現此般形態,若不得控製,數日後必將走火入魔。”

薛輝不由一驚,自己並未覺得有何異樣啊,不由將心中疑惑說與兩人,蘇逸皺著眉道:“沒有一點點控製不住想要殺人的衝動麼?”

薛輝細細的回想,自己似乎沒有特別想殺人的時候啊,隻不過自夜屠流匪之後,自己殺人就再也沒有多少感覺了。

薛輝看著眼前似乎經天緯地滿腹才學的師叔,靜靜聆聽他的教誨。才知道,原來殺人這種事情,有太多自己不知道的東西在裏麵。

這個世界存在了太多時間,人類降世之前,就已經存在了太長太長的時間。然後如今人類當之無愧的是這個世界最大的勢力,較蟲鳥獸魚樹更通天道之理,達者無數。人或生而百十歲而逝,卻能參與融合於整個世界的存在。作為生來便通智慧者,人類實在堪稱享盡天地造化。

修道者更是出類拔萃,長則數百年,短則數十年,便得天機,而除了天生異種,其他種類卻要太長的時間才能通竅。能吞吐天地元氣已是萬眾求一,修煉一途更是曲折。

正是因為人類天之寵兒,其他族群或尊人類為首,或獵人類為餌,汲取靈慧。是以人族中遍行萬物,或受人驅使,或搞得人心惶恐。人生而受命於天道之中,而殺人者,或許自己威能察覺,卻再無形中因為改變了某種注定和天理而受到某種影響。或道心難全,如獵人而食的異獸,幾乎都不得得道;或心性大變,如嗜血屠夫,殺人如麻最終落個不得善終;或心魔作祟,不得天道垂青,走火入魔,引火焚身……,還有許多已知未知的影響,而薛輝就有墮入魔道之虞。

薛輝越聽越是冷汗直冒,雖是強自鎮定,雙眼卻滿是希翼的看著柳若塵,知道他應該可以解除自己現在的困境,卻還是忍不住出聲詢問。

柳若塵揮了揮手,示意薛輝稍安勿躁,重新左首上席坐下,飲了一口茶對薛輝說道:“這次回到終南岐山後,你便去主峰尋一處名為殘照壁的地方,在那潛心修煉即可。”

殘照壁?薛輝未曾聽說有這麼個地方,不由有些疑惑的看著蘇逸,希望他能告知自己。蘇逸看著廳門外,說道:“當年開派祖師曾以一己之力驅逐上古天魔,曆時三年終將之斬於囚龍湖畔。然天下有數萬人受天魔之惑,墮入魔道。祖師追殺天魔途中,不得已而殺人。在囚龍湖畔,更是殺人三萬眾,且多是修道者。待祖師回到終南岐山後,發現自己竟嗜殺成性,曾與月圓之夜,迷失心智,殘害無辜百姓數百人。待第二日天亮之後,才猛然驚醒,後折劍青丘菩提之下,回到終南山一處絕壁之下獨自悟道,終在一日斜陽西落時靈光乍現,悟得大道。在那處絕壁上刻下殘照二字,不久便得道飛升,是以那處絕壁便命名為殘照壁。”

抿了一口茶,蘇逸接著說道:“修道之人也是人,雖難染塵事,但如你現在這般,還是無可避免會雙手沾血。且修道者能力遠遠強於凡民,所謂能力越強,責任越大。有的東西你現在不懂,但當你到某一境界就會知道,有時候有些事情身不由己。而殺孽越深重,受罪越極,是以有悔罪懺行之舉。而我終南岐山,若有殺孽深重,或致魔障者,便可去殘照壁下修行參悟。當年祖師大能,留下的真跡,得道者之下,俱能解其魔障。”

薛輝如聞福音,聽聞前人生平,感其偉概其能,心馳神往,不過最關心的還是他留下的石壁到底是什麼。

回到終南岐山,薛輝一邊聽袁智明說著掌門新收了個徒弟,叫杜逢雲,如何如何天才,一邊問明蘇逸那殘照石壁所在,取得許可憑證便直往殘照壁。

殘照壁位於終南岐山主峰之背,勢如天柱參雲。薛輝費了半天時間才找到,站在一處山頭大樹上,遠遠看著遠處一絕天石壁,如刀削一般筆直,高百二十丈,由下往上寬度降降變小,最下麵有十五丈寬,從地上直入雲端。因為朝著北麵,所以有些陰暗,其上略有石縫,幾株生命力頑強的怪樹從石縫中斜斜長出,有幾株上麵還掛著果子。

石壁離地五十丈上下刻有殘照二字,寬高俱在十丈上下,深深鑲嵌在石壁之上。因為經曆太長時間,溝壑間隱有青苔。遠遠看去,就如兩個青黃相間色彩的大字,被人隨意寫在巨大的石壁上,就像在竹簡上隨意寫在兩字,不過此地隻是放大了無數倍而已。殘照二字字體敦樸,行落之間卻劍拔弩張,一股強烈的殺伐之氣透出。薛輝一眼看去,第一感覺卻是如見千萬浮屠,心頭駭然。